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很差錢”
日期:2016/12/14 9:43:27   編輯:古代建築史以聞名遐迩的凡爾賽宮為例。位於巴黎西南郊的凡爾賽宮在長達107年的時間裡都作為法國王室宮廷所在地存在。這座舉世無雙的宮殿擁有2300間房間和700公頃面積的花園。目前,一項耗資1.71億歐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修繕工程正在這裡進行,僅電路整修一項費用就高達1000萬歐元(約合8300萬元人民幣),這項工程預計在2017年完工。
據《費加羅報》15日報道,法國多家遺產保護協會曾在2008年作出預測:為維護不斷增加的歷史文化遺產,法國政府需要在未來10年間投入70億歐元(約合580億元人民幣)資金。雖然無法為巨額修繕資金全部買單,法國政府還是為重點和緊急項目陸續投入了3億歐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
報道援引法國國家歷史紀念性建築中心主任菲利普·巴拉瓦爾的話說:“每年我們都清楚不可能完成所有的項目,因此我們會根據緊迫程度,設定一些需要優先解決的項目。但是,事實上,有些工作刻不容緩。”
巴黎索邦大學教授、法國景物與美學保護協會主席亞歷山大·嘉蒂認為,遺產修復工程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國家必須更加有側重地選擇保護項目,既不對知名建築過度整修,也不對小地方、小建築的修繕需求視而不見。在他看來,國家有義務為歷史與文化的保護進行投資,同時也要鼓勵民間資本的加入,哪怕是個人的小額捐助也不應放棄。
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是歐洲遺產日,今年是15日和16日。兩天時間裡,全法1.6萬處歷史文化遺產向公眾開放,其中大多數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