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8:32:26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一個城市的魅力來源於它的歷史,來源於它的過去。而北京的亮點自然就是明清時代的古建築了。故宮自是最該去瞻仰的古建築群,除了故宮,北京城跟皇家有關系的地方還多著呢。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飽經風霜才保留至今,讓後人能夠見識到皇家的奢華與高貴。同時也讓我們見識到古人的智慧。他們沒有鋼筋水泥,建造出的房子卻百年不倒,其中的學問,我們知之甚少,只能瞻仰。

    圓明園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圓明園位於北京大學以北,清華大學以西。最早是有康熙賜給尚未登基的雍正的園林,其名聲和規模自然不能和皇帝使用的暢春園相比。但隨著雍正登基,圓明園的規模日益增大,有萬園之園之稱。只可惜,由於清朝末年的戰亂,我們無法親眼見證這所園林的輝煌,只能在相關文獻中體會一二。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圓明園是京城賞荷的絕佳場所,也是中國北方地區保存荷花品種最多的公園,園內可觀賞到的荷花達400余種。每到夏季,滿池的荷花伴著清風拂面,景色唯美,令人心曠神怡!坐上搖橹船,穿梭在荷花間,在微波搖曳中,享受暑氣裡的一絲清涼與悠哉,體驗“蓮葉何田田”的美妙意境。



    頤和園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皇家園林,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礎,以杭州西湖為模板建造而成。頤和園自萬壽山山頂向下,有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是用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的。萬壽山下有一條世界最長的長廊,長廊的梁上有彩畫8000多幅,堪稱“世界第一廊”。現保留的多是光緒年間重建的。山前的昆明湖是一個半人工、半天然的湖泊,大約已有3500年的歷史。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法源寺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法源寺是在雍正年間被正式改名為法源寺的,乾隆皇帝還親自到過法源寺,並御書“法海真源”匾額賜予該寺。“法海真源”的意思是所有的戒律刑罰都是“流”,只有內心真誠才是“源”。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法源寺三絕分別是金台階、七井、丁香。金台階,據說是法源寺毗盧殿後門有四個鑲嵌著小金塊的台階,就稱作金台階,是當年乾隆皇帝賜予法源寺的。七井相傳乾隆年間,北京大旱,當時的法源寺住持挖地取得了水。法源寺的丁香號稱“香雪海”,已有百年歷史。

    潭柘寺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潭柘寺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所以民間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一般的玉蘭年齡不過300歲,可是潭柘寺裡的“二喬”,卻有400多歲的高齡,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其中少不了潭柘寺山泉水的功勞。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除了“二喬”,潭柘寺裡還有一棵著名的樹——帝王樹。它是一株植於遼代的銀杏樹,至今已有1400歲的高齡。相傳,在清代,當有新帝即位時,它就會長出新的枝干,而後逐漸與老干合為一體。故而,乾隆皇帝御封這棵樹為“皇帝樹”。

    大公主府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榮安固倫公主府,俗稱“大公主府”,是同治八年鹹豐皇帝的女兒榮安固倫公主的府邸,後來賜給了榮壽固輪公主。榮壽固輪公主是恭親王的長女,但為什麼恭親王的長女不稱為“郡主”,而是“公主”呢?原因是這位恭親王的長女深得慈禧太後的喜愛,並被慈禧太後收為了養女,既然是慈禧太後的養女,那自然就是“公主”了,而她的府邸也被稱為“大公主府”。 

京城 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定親王府 

    始封王永璜系高宗第一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後追封為定親王,其子綿德襲定親王。乾隆朝,巽親王府改建為定親王府。府之范圍約略為:南起今羊皮市胡同,北至今頒賞胡同,西起“沙鍋居”飯莊一帶,東至今九三學社。

    全府占地40余畝。西牆就是今‘沙鍋居’一帶,東到今九三學社,房屋400余間。府內設有管事處、買辦處、莊園處、隨侍處、回事處等,負責管理財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