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南禅寺和清明橋街區發展研討會日前在無錫舉行,與會專家稱贊,千年運河無錫段目前給世人呈現的盛景,堪稱21世紀江南版清明上河圖。
作為京杭大運河精髓段的無錫古運河,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農業文明和工商文明的孕育者,已成為中國古運河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其坐擁63公頃的無錫南禅寺和清明橋街區分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南禅寺及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清明橋街區兩大塊,因其保留至今的路河並行的雙棋盤原生態風貌,從而形成最具原生態風貌和文物古跡最為密集的江南水弄堂。
“無錫南禅寺和清明橋街區體現了江南水弄堂的鮮明特色,以其人文情懷、歷史古跡、豐富物產、地域優勢等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來自蘇州的專家莊建東表示。據了解,早在1986年由日本著名歌手尾行大作演唱的《無錫旅情》中,清明橋就作為歷史背景被唱入“小船悠悠行,來到運河邊”的曲調中,享譽海外二十余載。
“無錫南禅寺、清明橋街區以古河、古橋、古廟、古寺、古建等諸多古文化元素相結合成為‘老無錫’的縮影,亦是歷史傳統與城市時尚完美融合的標志性符號。”杭州市清河坊歷史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曹兢業認為。
據悉,無錫南禅寺、清明橋街區前後從保護、修復到升級改造共投資60多億元,目前已成為無錫傳統文化展示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