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太平寨與名士樓
日期:2016/12/14 18:41:5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太平寨位於桂陽鄉桂陽村西部的睏仙山山頂,海拔1048米,始建紀年無從查考。清代國子監太學生林德龍於康熙六十年六月甘一日撰《太平寨記》記述:“桂陽太平寨不知何始,列數雉辟雙門則遵王制,振千仞飲甘泉則據山溪,聚國族傳歷禩則敦雍睦。”可見前人遵歷代建城寨規制依山而建,居民以和睦相處於此。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四月,以桂陽林姓桂峰、林谡(明禀生)等寨主聚眾把舊寨543.1丈擴大,又歷經明萬歷四十五年至清鹹豐三年(1617-1853年)四次大規模重修,並鑿水井一口,形成現今方圓9600多平方米,寨牆高1.8-15米,城周近500多米的格局。城內歷來為桂陽林氏聚居。
太平寨雄踞睏仙山頂,湖嶺兜山屏懷擁其寨,寨堂正對銀瓶岐筆架峰,桂溪繞山腳而東入水口鎮。山寨四周地勢險要,自古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山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史上曾為林氏族人為防御賊寇起了重大作用。山寨海拔高,常有雲霧缭繞,城的四周樹木蔥郁,城內綠草野花遍布,環境優美,清林德龍撰記稱:“雄偉矗立參天,擁秀嶂而列筆峰,帶清流而枕翠屏。”登臨山頂最高處,可見戴雲山、大仙岐、土雲岐、銀瓶岐、陳堘岐、後寨岐、小洋岐等大小山峰綿延成脈環寨而成圍屏。東望日出,紅日自銀瓶筆架峰噴薄而出,景觀令人贊歎,是一處不可多得的休閒養生去處。
據族譜載,清代最盛時寨中有房屋27座,有宗祠、祖厝、民居、缙紳的藏書樓、店鋪等,共六十多戶近五百多人。寨中現存除幾座民居外有一座古老的兩屋閣樓“名士樓”,祀奉林氏“名士房”的開基始祖“林泰心”(即林谡)暨歷代宗親神位,銘镌先祖的業績。明清兩代名士房人才輩出,有“三舉人一進士,七子八秀(父子皆秀才)”之美稱。明代舉人林鵬抟官至山東武定知州正堂,清代康熙年間的進士林模歷任湖南資興縣、廣東普寧縣知縣,舉人林昱,林汪遠等歷任浙江等地知縣,他們曾協修康熙版與乾隆版《德化縣志》。他們的著作、詩文等作品流芳百世,林昱題贈叔父鵬抟“綠琦君子竹,蒼翠大夫松”及鵬抟故居厚安堂“心存忠孝,廷獻文章”聯刻至今猶在,(中舉的“兄弟同榜”以及“文魁”、“進士”等匾額在文革中被毀),這些珍貴的文物深受後人敬仰傳誦。“名士樓”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價值,又富有傳奇色彩,環境優雅的古老名祠。
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太平古寨,具有璀璨文化的名士樓名祠,在大力建設美麗鄉村的盛世中有待開發!
推薦閱讀:
毛澤東與岳陽樓史事考述
丹砂寺為何給董坑人“留桌”
歷史的見證 天津古文化街
寧波慶元廊橋訴說歲月的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