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巢居——架構遠離暑潮的樂園

巢居——架構遠離暑潮的樂園

日期:2016/12/15 2:05:1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巢居——架構遠離暑潮的樂園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曾記載有巢居的傳說。如《韓非子 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 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與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濕熱多雨的氣候特點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條件自然孕育出雲貴、百越等南方民族“構木為巢”的居住模式。此時原始人尚未對這種“木構”建造有明確的意識,只不過是隨鑽木取火,劈砸石器等無意識條件反射而誕生的一種社會行為,嚴格地講,這算不得建築。《禮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缯巢",可見“巢者與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開。

  巢居在適應南方氣候環境特點上有顯而易見的優勢:遠離濕地,遠離蟲蛇野獸侵襲,有利於通風散熱,便於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可以說“巢居”是我們祖先在適應環境上的又一創造。也正是原始社會的“巢居”、“穴居”在長期歷史環境的變遷中,受社會、自然、文化等多種條件的制約與影響,才一段段將華夏建築成一部璀璨的史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