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成果展7月2日和7月3日對外展出。
據了解,作為國內第一家從事水下考古工作的專業部門,中國國家博物館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啟動水下考古工作。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歷經20余年的發展和建設,在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廣大海域進行的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中取得了豐頤的成果,極大推動了我國古代海洋交通史、海外貿易史、外銷瓷、造船史、古代城市布局等課題的研究,並為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海洋文化、國家海洋戰略等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
本次展覽即展示了水下發掘的古代外銷瓷器、文物及不斷革新的技術設備,呈現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余年來在人才培養、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和學術研究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藉此讓社會了解中國水下考古的歷史、現狀和進一步發展水下考古事業的重要意義,更好地促進水下考古學的學科發展,為中國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