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唐風古韻善化寺

唐風古韻善化寺

日期:2016/12/14 18:47:40      編輯:古代建築史

善化寺

善化寺

    200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全面保護大同古城的決策,善化寺前邊不協調建築被拆除,並修復善化寺前明代城牆;復建寺內文殊閣和東西斜廊,西側花園,恢復了寺廟的完整性,使寺院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在拆除東、北、西側不協調建築的基礎上,增建了寺前廣場,進行寺廟周邊的硬化、綠化和美化工作,整個景點的形象得到大幅改觀。新修建的西花園內,湖光山色、亭台水榭,讓游客流連忘返,對進一步提升善化寺景區的品位,打造良好的古城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

    善化寺的前世今生

    善化寺位於大同古城南門內西側,俗稱南寺。寺院創建於唐開元年間,初名“開元寺”。五代十國期間更名為“大普恩寺”。遼代遭戰火洗劫,“存者十不三四”,金代予以重修。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改名為“善化寺”,為官吏習儀之所。

    寺院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沿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與三聖殿之間兩側,為文殊閣、普賢閣,閣兩側以斜廊相圍形成完整的廊院式布局。可惜東側文殊閣和東西斜廊於民國年間毀於火災和戰亂,普賢閣得以幸存。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多次撥款,對善化寺殘損嚴重的古建築進行維修,並綠化和美化內外環境。1953年維修普賢閣,1994年落架大修大雄寶殿,1999年大修天王殿(山門),2007年維修三聖殿。而整個景區發生整體變化是在2008年之後。

    善化寺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是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遼金古建築群,珍藏著我國古代傑出的建築、彩塑、壁畫,而且修復後的整個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體現出濃郁的藝術氛圍。同時,這裡也有著城市裡難以覓到的一份清雅,如今,8000平方米的寺前廣場,已成為廣大市民鍛煉身體、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靓點古風猶存藝術精湛

    善化寺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周圍的南城牆、華嚴寺、純陽宮、清真大寺等景點組成景觀群,是我市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靓點頗多。

    建築善化寺主要建築為金代所建。寺院的唐代規制,表現在它的現存布局上,這是一組氣勢恢宏、排列有序、錯落有致的建築群。以大雄寶殿為主,自北而南設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構成一條三進三重大殿的中軸線,並在三聖殿與天王殿之間又對稱設置東西配殿(今存者為明清建築物),是一座布局十分嚴謹而規范勻稱的寺院。

    大雄寶殿寺內最大的殿堂,呈長方形,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柱子按遼、金時期盛行的“減柱造”排列。

    五方佛大雄寶殿內正中塑有五尊金身如來佛像,人稱五方佛(東南西北中),是遼代原作。二十四天王塑像分列兩旁。其中最出色的是東側六臂“日宮天子”和西側的“月宮天子”。

    三聖殿善化寺中殿,融合宋、遼、金三代建築長處為一體,特別對“減柱法”的運用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其引人注目的斗拱,除常見的遼金式樣外,還有俗稱的“香蕉拱”更是罕見,美學價值不容忽視。殿內還保存有金代的兩通石碑,其中金大定十六年的一通碑為宋代通問副使朱弁所撰,尤為珍貴。

    山門寺的正門,內有天王塑像四尊,左右各二尊,俗稱四大金剛,是護持寺院的門神。

    大幅明代壁畫2011年9月發現了面積達160平方米的明代壁畫,至今已有數百年之久,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並進——訪市古建所所長白志宇

    昨日,記者專訪市古建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白志宇,他談起一則轶事:201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先生曾經來善化寺進行文化調研,當韓美林在大雄寶殿看到這些精美的建築和塑像,一連聲慨歎:“我來晚了!”那份認真和仰慕讓人感動。

    白志宇說,善化寺作為迄今保存較為完整、規模巨大的遼金佛教寺院,不僅是我市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且是遼金佛教文化的綜合寶庫,韓美林大師的感慨也是情理之中。

    他說,目前我市正在實現由傳統的文化資源大市向真正的歷史文化名城轉變,正在努力打造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品牌,對善化寺這一瑰寶,一直注重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齊頭並進。近年來對善化寺的修復可以說是寺院建成以來投入人力、物力最多,規模最大的。在修復過程中始終堅持“不改變原狀”的原則,這是對文物最好的保護,而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在對寺內文物保護和修復的同時,也在進行著景區配套設施的建設和開發。整治周邊環境,建寺前廣場、停車場、修建古典園林西花園等等,加大旅游宣傳力度,參加各類旅游產品推介會,在京大、大運等高速路段設置景區宣傳廣告牌,挖掘善化寺文化內涵,組織專家編寫出版《善化寺大雄寶殿彩塑藝術研究》等書籍,加大各類媒體的報道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內部管理和安全保衛方面,抓服務、抓安全,2011年景區內全年未發生一起旅游投訴事件。

    白志宇說,寺院2011年旅游收入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這只是開端,相信隨著景區的日趨完善,前景會越來越好。

    故事善化寺的變化讓人震驚

    對於久居大同的市民來說,由於親歷著這座城市的變化,也許會很平靜;可對那些常年在外的大同人來說,猛然看到大同古城保護的力度,體會最多的是震撼之後的激動和驚訝。昨日,在善化寺廣場,記者采訪了帶著家人從武漢回同過年的劉永華,談起善華寺,他極為興奮:“簡直有點不認得了!”

    今年41歲的劉永華目前任教武漢一所大學。十幾年前,他考上湖北一所大學,畢業後留教武漢。他自己也記不清小時候來過善化寺多少回了,這次游覽隔了七八年了。

    劉永華說,小時候自己就住在如今七佛寺小區東面的平房。一放學就和小伙伴們爬到寺院對面的土城牆上玩,有時翻過牆頭在裡邊玩捉迷藏,對這裡很熟悉。上高一時搬家到東風裡,就很少去善化寺了。印象中,只知道這處寺院房子很大,裡邊有些塑像讓人看著害怕。大學期間曾來過一次,那是因為同學提起朱弁碑就在善化寺,稱極為有名,自己才知道這裡有這樣的寶貝。而那時來,善化寺周圍凌亂不堪。再後來回同,都是匆匆來匆匆走,從來想不起來這兒轉轉。

    想不到這次回來舊地重游如此震撼,同在大學任教的妻子對寺內的彩塑贊不絕口。而雄渾的殿宇、高大的台基、飛揚的檐角、莊嚴的宗教彩塑,讓他對善化寺有了全新的認識。沒想到一個記憶中不起眼的寺院,容納著如此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就連以前對面那個土堆一樣的南城牆也已修葺一新,展現在眼前的是恢弘大氣的城牆、寬闊的寺前廣場、江南園林風格的西花園,完全超越自己的想象。而且景區內環境大大改善,滿眼油松、國槐、丁香樹、杏樹等,最大限度地給這座古老建築予以烘托,讓人流連忘返。

推薦閱讀:

廣西貴港:千年古剎成立僧人消防隊

四川烏尤寺

情系徑山古剎 余杭區為徑山寺復建“雪中送電”

北京隆福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