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中國皇城的千年滄桑
日期:2016/12/14 18:44:28   編輯:古代建築史 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這是一些浩瀚如書海般的城市名。在它們當中,皇城裡的事兒一代代傳下來,無形的故事借著斑駁的宮殿、城牆、廟宇……輾轉流轉到後人的眼前——慶幸的是,我們只需要拿眼睛、拿心去讀它。
北京故宮博物院,滄桑斑駁的地面書寫著歲月滄桑
細數曾作為皇城的古都,今日無不是人文古跡荟萃且風景秀麗之地。原因很簡單——能被歷代君王選作建都之地,自然是大自然的恩寵所在,相比多數城市,山水風景只會更佳。而由於曾是天子所居之地,各種民間文化藝術、宮廷菜系亦是最為繁盛,這樣的地方同樣可令文藝青年與吃貨滿意。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古都皇城之旅都很值。
北京——絕對皇城的獨特京味兒
代表城市:北京
透過故宮、天壇、頤和園,每一個來到北京的人都能感受到北京作為明、清兩代故都那份沉甸甸、無所不在的皇城文化。
作為六朝古都,北京不是歷史最久遠、建都最多的皇城,卻是中國眾多古皇城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座城市。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城本身就是一道文化奇觀。尤其是明清兩朝的北京城,布局宏大,主客分明,完全是作為封建皇帝治居之所而設計建造,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皇宮位於全城中心,城池宮殿、壇廟苑林、市井民捨在中軸線兩側對稱排開,格局相當嚴謹,每一條街道、胡同都印證了封建皇權的特征。
北京頤和園西堤春色
【皇城歷史】
北京有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
公元1153年金主完顏亮在此建立金都。自元朝起,北京開始成為全國首都。明朝自成祖後開始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擴建,清朝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修繕和擴建。至清末,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漫游北京】
北京的皇家建築舉世聞名,其建築之多也非三兩日能夠游盡,更別說每一處都獨具特色,一宮一殿、一磚一石都蘊含著說不盡的故事。
故宮、頤和園和十三陵是皇家的三個關鍵詞———故宮是日常生活的所在,頤和園是休閒游樂之地,十三陵是死後的歸宿,而其建築特色亦緊扣各自的目的,特征鮮明。游走其中,不妨多從選址、布局和建築用料幾方面來鑒賞。
1.故宮
背靠景山,前臨金水河,蘇州產的金磚、河北的漢白玉、江南的木……超越這些細節之外,對稱和集中的精神更是故宮建築之精髓。踯躅故宮之余,繞過故宮,在北門的景山上看日落紫禁城更是別有一番味道。
2.頤和園
作為清朝的皇家行宮和花園,頤和園是我國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集園林建築藝術之大全,其設計建造精妙到“多一磚不美,少一木不雅”。
3.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
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座陵墓各自背靠祖山,青龍、白虎二山相輔,遠處有案山相對,有水自山間流過,以十三陵為代表的明清皇家陵寢是中國喪葬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和建築典范。
目前,神路、長陵、昭陵、定陵對外開放,定陵挖掘了地下宮殿。
【其他景點】
長城:中國文化的載體。北京境內的長城多為明長城,具有明東部長城的顯著特征。
恭王府:中國王府文化之代表。
天壇: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登的地方。
北海:中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南鑼鼓巷: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始建於元朝。
雍和宮: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黃教寺院。
推薦閱讀:
羅馬 不拆之城
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的李莊情緣
北京廟會與古建築
平遙古城"晉商"文化的發源地
推薦閱讀:
羅馬 不拆之城
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的李莊情緣
北京廟會與古建築
平遙古城"晉商"文化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