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運河故道水下考古發現一石碑

運河故道水下考古發現一石碑

日期:2016/12/14 20:19:14      編輯:古代建築史
所發現石碑部分碑文。劉迎水 攝
      9日記者了解到,運河濟寧段湖上運道水下考古有了新進展,考古隊員在建閘村的一百姓家中發現一塊石碑,經初步判定,這是一塊清代為修建運河堤岸而立的記功碑。
    7日,運河濟寧段湖上運道水下考古繼續進行。考古隊員在南陽古鎮附近走訪時,從建閘村的一戶百姓家中發現了一塊石碑。初步判定,這是一塊為修建運河堤岸而立的記功碑,為清代初期所立,原址在運河北堤。
    “這塊石碑高約1米左右,寬約40-50厘米,碑身、碑座保存完整,上有碑文,初步判定為清代初期。”水下考古隊副領隊梁國慶介紹,考古隊員在南陽湖鎮建閘村對村民進行走訪時,從一戶農家院中發現了這塊石碑。
    梁國慶告訴記者,石碑原址位於建閘村附近的運河北堤,是這戶村民前段時間在附近的莊稼地裡發現的,隨後便運到了自己家中,一直放置在院子裡。經過現場初步查看,碑文簡略記載了“何時何地,何人在這裡修建運河堤岸,有多長”等內容。“肯定是清代初期的,具體內容還需進一步映證。”梁國慶說。
    梁國慶向記者分析,這塊石碑應該是一塊記功碑,起初應該是立在運河的堤壩上,由於後期進行河道清淤,便將這塊石碑掩埋在了地下。“初步判定,清初時,當時運河的堤岸應該比現在要低很多。”
    “以前,古運河只有文獻記載,卻缺乏這類實物資料。”梁國慶認為,這塊石碑的發現,可為證實途徑南陽古鎮這段河流為運河故道提供實物材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