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廣西秀水 "狀元村"
日期:2016/12/14 9:50: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廣西富川秀水 “狀元村”位於廣西朝東鎮境內,距縣城30公裡。秀水村村境之內的獨秀峰、象鼻山景觀與桂林漓江邊的同名勝景別無二致,故有“小桂林”之美名。
此外,秀水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據查證,自唐、宋、元、明、清以來,在富川縣縣志上記載的133名富川歷代科舉進士名錄中,秀水村就占了27名,其中包括宋開禧元年乙丑狀元——毛自知。 因而,秀水村又被賦予“狀元村”的美稱。
目前,村內有狀元樓、古戲台、古牌坊、古泉池、古罩壁等一批景觀,有歷朝歷代皇帝賜封和官府賀贈的各式古牌匾,和唐、宋、元、明、清古民居建築群以及古建門樓等古跡,秀水“狀元村”因此享有“宋元明清古建築露天博物館”之稱。特別是隨著海陸絲綢之路——秦時嶺南“新道”潇賀古道的考察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秀水“狀元村”作為秦古道上的一個亮點,已加倍地受到人們的關注。
“富川小桂林”
名揚遐迩的朝東秀水“狀元村”,既是賀州市絕無僅有的狀元府第,也是富川瑤鄉風格獨具的唐宋古寨,它如同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閃耀南疆,成為廣西名傳海內外的37個著名旅游風景區之一。這裡古樹參天,翠竹成蔭,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有“三江湧浪”、“靈山石寶”、“眠兔藏煙”、“天然玉鑒”、“青龍卷霧”、“螯岫仙巖”、“大鵬展翅”和“化鯉排雲”等八大景觀,秀水村因此享有“富川小桂林”的美譽。
一些旅游行家評價,秀水“狀元村”為華夏最佳的家族風水,嶺南最美的水鄉風光,廣西最多彩的民族風情,南國最罕見的古代民居歷史博物館。自南北上經山門過古橋走進秀水村,便見秀峰矗立,龍山蜿蜒,氣勢非凡。石鼓河、秀水河、黃沙河三河匯流,水濯沙清。坡上花果芳香,田中煙葉泛綠,溪中鵝鴨戲水,堤上牛羊撒歡。來到村頭,浣衣的村姑,耕耘的農夫,學歸的孩童,賣酒的老人,以及屋頂上的炊煙幽巷中的犬吠,組成了一幅瑤鄉古寨所特有的鄉村風情畫。
說秀水“狀元村”是南國罕見的古代民居歷史博物館,這話可一點兒也不誇張。秀水村裡的唐宋民居十分古樸,大小門樓矗立雄奇,石板街、卵石巷幽靜明亮,令人神往。
秀水瑤族“狀元村”建於唐開元年間,立村建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秀水村毛姓始祖毛衷,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中進士出任賀州刺史,途經富川,見秀水這地方山水秀麗,風光宜人,便留第三子毛傅於其定居蘩衍生息,建成秀峰古寨。該村自唐繁衍發展至今,人口已達2295人,原秀水“狀元村”也因時代發展,支系繁衍,而劃分為石余、八房、安福、水樓四個自然村。此外,這個歷史上曾經僅有150來人的小村中,設有三處商貿交易區、五座古戲台、四處祠堂和四所私塾書院,即鳌山石窟寺書院、山上書院、對寨山書院、江東書院,竟出有一個宋代狀元和二十六個進士。
秀水村中的毛氏宗祠青磚綠瓦,龍脊鳳檐,蔚為壯觀。祠中立有毛衷、毛憲、毛順良等先賢的牌位,供後人祭祀。狀元樓建築雄偉,造型別致。天井池中種有綠荷紅蓮,高雅清麗。大廳正中塑有宋代狀元毛自知的坐相,軒昂俊雅,栩栩如生。廳壁上繪有毛自知刻苦攻書,欽點狀元,為國征戰的故事,巧繪圖,大手筆,有氣勢,令人敬仰和懷念。
秀水村座落在潇賀古道的馮乘(富川)至謝沐關古道的東南側,因而充滿古道遺存。統觀秀水村毛氏宗祠的大門及各進士門樓,寬度皆在1.25米至1.55米,這正是秦漢時期車輿轅架的寬度,且門的兩邊皆立有車輪形的石鼓、半車輪形的石月,門框石檻也被做成古車架的樣子。據《毛氏族譜》記載,先人之所以將宗祠大門、進士門樓做成輿轅的樣子,是要兒孫們記住祖先毛衷沿秦古道遷徙至賀州上任的不平凡經歷和創業立寨的艱辛過程。
另外,秀水村狀元坪前鵝卵石花街上的鵝卵石組成圓形圖案,曾有學者把它當作象征著財富的金錢圖案、象征著幸福光明的太陽圖案。但據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黃偉宗先生說,該圖案中心為四方形,由鵝卵石鑲嵌成的條紋自中心成放射形線狀向外擴散,其真正的寓意是象征著秦漢時車輿的車輪,放射形線即為木輪的車輻。毛氏先人在花石街上砌車輪,也是要告訴後代他們是乘車自秦漢古道遷徙至此的,讓後人記住他們遷徙、立寨的不平凡經歷。
秀水村中還有一個十分奇特的“吉嘉孚”門樓(當地人稱“吉美孚”門樓),這在富川乃至賀州市也是極其少有的。門樓瓦蓋,呈半圓弧頂,白灰粉紙漿糊牆,洋氣十足,門樓內街邊的一些房子亦建成洋樓別墅的模樣,直接嵌在粉牆上的“吉嘉孚”三個行書黑體字的門樓名稱、形式也與村中“文魁”、“進士”流檐蓋瓦、燙金匾額的門樓名稱、形式大相徑庭。據村中老人介紹,他們這條街在明清時代曾出過一個習外文、會做生意的能人,在美國人開辦的公司中做過洋務、當過“買當”(實為“買辦”),穿洋服用洋貨風光過一陣子,村中一些建有貨窗、貨倉做過店鋪生意的日呢還曾賣過洋布、洋油、洋火(火柴)等洋貨。由此可見,做洋務促進中外交流秀水毛姓先人曾做出過貢獻,於瑤鄉外貿史上留下了閃光的一頁。
秀水村中的“瑤鄉之最”
秀水村有許多的瑤鄉之最,“神龍過江”景中的“神龍”古樹,便是富川最典雅別致的龍形古樹。據傳該樹原是東海龍王之子,因迷戀秀水“狀元村”的山水神韻而厭回龍宮,化作古樹長居瑤鄉,以其神風靈氣佑護村廓,以其恭謙憨態歡迎四海來賓。這裡水叮咚,溪流長,白鵝雙雙雲影中覓食,魚蝦簇簇藻荇間嬉戲,若於龍形古樹之前留影,情侶愛長久,翁妪福壽全,朋友情誼深,將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長留於瑤鄉獨具的田園畫卷之中。也有人為這棵古樹命名“心心相印”,因為在水中可看到兩個完美的心形倒影,這種絕妙天然也是構成秀水風景的重要題材,真的是天作之合。
秀水村古樸高雅,歷史悠久的古戲台,是富川最古老的古戲台之一。於古戲台前看戲,鑼鼓咚咚,絲竹悠揚,王侯布衣唱的是忠君報國為民眾,才子佳人演的是愛恨恩仇黎庶情;優美動聽的桂劇唱腔會令人鼓掌叫好,傳神感人的精彩故事會令人激動落淚。古戲台前一潭碧水,山留倒影,雲融清波,側畔草青茂,樹蔥茏,鳥語花香,蝶舞蜂翔,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仙境也不過如此。台南有一水井,水質清洌甜美,翻湧不絕,掬之如飲甘露。村人說:已婚少婦飲此水,多能生個雙胞胎;姑娘小伙飲此水,健體美容得良緣;年老之人飲此水,益壽延年樂無窮。如果是在校學生飲此水,便會聰明靈慧,才思敏捷,學習進步。秀水村之所能出那麼多的舉人進士和狀元,與飲此水有極大的關系,正是因為如此,人們稱之為“狀元井”、“福壽井”。
秀水村狀元樓後的秀峰山,亦是富川最有特色的獨秀峰。近年來,為了使“狀元村”再添秀色,人們集資投工在山腳下興建了“秀峰挹爽”的山門,在山頂上建起了觀日亭。由於這裡景致優美,時常有人到此對山歌,奏八音,寄情山水,自娛自樂。山門內涼風習習,爽氣襲人,竹木繁茂,花草芳菲;山頂上小道蜿蜒,亭立絕壁,雲近天低,氣勢非凡。登高遠望,只見阡陌縱橫,田園如畫,村井炊煙,美不勝收。此景令人胸襟開闊,愁煩頓解,更愛瑤鄉。難怪古詩有雲:“藹然平地起嶙峋,青豁眉端脆爽神,哪許桂峰稱獨秀,故留峭壁待詩人。”
在秀水村中一個懸掛有“文魁”金匾的門樓下,還屹立著一對富川最有名的、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大石鼓。宋代長沙太守、毛自知之父毛憲在雲貴任知府之時,為官廉正,兩袖清風,還鄉沒帶一兩金銀,僅有兩只用大理青石刻成的石鼓。盜賊攔路搶劫,搜刮不到錢財,以為他將金銀珠寶藏在石鼓之中。誰知剖開石鼓亦不見一文,令盜賊十分感動:“府台大人為官清廉,勤政為民,令人敬佩!”當即取來青石雕成石鼓,並鳴鑼放炮恭送二十裡以表敬意。現在,當人們愛撫著這兩只寓意深長的石鼓之時,不僅為它精美的石刻技藝所折服,也由衷贊歎毛氏先賢忠心報國、廉政為民的高風亮節。
地靈人傑出狀元
秀水村的村民們重禮儀、習詩文,他們的後代人才濟濟、棟梁輩出,自唐代以來湧現出二十六名進士、二十七名舉人、三名在宋代被御封的“神童”,其傑出英才毛自知還於宋開禧乙丑年(公元1205年)獨占鳌頭得中狀元,為毛姓族譜增添了光彩的一頁。
另據考證,秀水村之所以出了那麼多的狀元、進士和舉人,與潇賀古道有著極大的聯系。潇賀古道不僅加強了商賈貿易、貨物流通,而且也便利了人才來往、信息交流。一些外地的秀才、舉人沿古道到此任教,傳授知識,開闊了村人的視野,增長了村人的見識。而村中的有識之士也沿古道外出求學、應試、入仕、經商,拓寬了他們成才、創業的途徑,增加了他們成功、取勝的機會。潇賀古道在促進富川乃至桂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人才成長、社會進步方面發揮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秀水村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在解放後也培養出了一大批風華正茂的大學生。自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該村考取全國各重點名牌及普通院校的大中專生人數就達120多人,他們當中有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的碩士、學士30多名,正可謂是家學淵博,源遠流長。於是,秀水“狀元村”成為世人眼中神秘的“風水寶地”,前來啜一口流淌了千年的泱泱文風,也或者可以魁星高照。
最近,中國史學會理事、著名教授鐘文典先生在查閱了大量史料典籍,詳證博引研究後論證,秀水“狀元村”毛氏宗族與韶山毛氏宗族是同宗同源。韶山出領袖,秀水出狀元,這一非凡研究成果更是使秀水“狀元村”明珠耀彩,山水增輝。
旅游交通資訊
在賀州汽車站有直達車到富川縣,車程2小時,票價16元。每天從賀州汽車站到富川的最後一班直達車19:30發車。
從富川縣乘車到朝東鎮,票價6元,搭車的具體地點,要問當地人。
此外,從富川縣乘坐三輪摩托車、拖拉機改裝的搭客車也可到達朝東鎮,費用為1-10元。中國規劃網南寧7月29日電 記者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