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山西運城各市縣概況:芮城縣

山西運城各市縣概況:芮城縣

日期:2016/12/14 20:27:10      編輯:古代建築史
芮城縣位於山西省西南端,與河南靈寶市、陝西潼關縣僅一河之隔。全縣總面積1178.8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古魏鎮。郵編:044600。代碼:140830。區號:0359。

  芮城縣轄7個鎮、3個鄉:古魏鎮、風陵渡鎮、陌南鎮、西陌鎮、永樂鎮、大王鎮、陽城鎮、東垆鄉、南衛鄉、學張鄉。共有310個村委會,707個自然村。

芮城縣古為芮國,春秋時芮畢萬為其母所逐出奔,築城屬之,因名芮城,亦稱魏城。魏國後與韓、趙三分晉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漢設河北縣,因縣在黃河以北而得名,北周改河北縣為永樂縣,後稱芮城縣,唐代一度為芮州治,明、清仍為芮城縣,今仍之。

芮城縣地處中條山南部,黃河北面,東西長,南北窄,北高南低,縣境大部分地區在海拔 500至 800米之間。最高處為中條山的雪花山,海拔1993米,最低處為黃河谷地,海拔 302米。芮城縣南部地勢低緩,溝壑縱橫,是一個多溝多澗的黃土丘陵地區。北部中條山,由西而東橫亘整個縣界,中部沿風陵渡至陌南公路的學張鄉以東,地勢較為平坦。該縣主要河流除了黃河流經縣之西、南部外,還有安家澗、孫家澗、葡萄河、恭水澗等,均發源於中條山而注入黃河。該縣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年均氣溫14度左右,一月均溫-- 2度,七月平均溫度28度。年均降雨量為 514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約 205天。

全具現有耕地77.42萬畝,農作物以小麥、棉花為主,玉米、谷物、豆類等也有種植。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磷礦石、大理石、白雲石、煤、銅、石油等。工業主要有化肥、水泥、機械、橡膠、塑料、建材、造紙、印刷、制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等。

該縣的風陵渡為南同蒲鐵路的終點,是該縣對外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境內以公路運輸為主,風陵渡至平陸的支線公路橫貫全境。另有簡易公路多條。由於一地形單面傾斜和多溝多澗所致,構成了本境以風陵渡至平陸支線公路為主干的篦齒狀交通線路特征。做為對公路交通的必要補充,水運方面也有較大發展,除在風陵渡和大禹灣發展輪渡外,還有九處黃河渡口,主要是,風陵渡、大禹渡、太安渡、永樂渡、沙窗渡等。

芮城縣歷史悠久,堪稱文物之鄉,境內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有金聖莊、合河坡頭、杜家、地皇泉、西於、西陽、禮教等十余處。縣城北有古魏城遺址,其西北隅有唐代建築五龍廟,南部有聞名於世的永樂宮,內有十三世紀的壁畫。此外城隍廟是壽聖寺保留的合利塔均為宋代建築,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該縣特產有中條山西端生長的可割取“黑金”的漆樹,“黑金”是塗料之王,制成熟漆後是軍工、化工等工業的優質塗料,貴重如金。中條山主峰雪花山人參,是名貴的中藥,馳名海內外。境內可以生長竹子。

  芮城縣行政區劃

  芮城縣轄7個鎮、3個鄉:古魏鎮、風陵渡鎮、陌南鎮、西陌鎮、永樂鎮、大王鎮、陽城鎮、東垆鄉、南衛鄉、學張鄉。共有310個村委會,707個自然村。

  古魏鎮  
  地理坐標為北緯34°36′-48′、東經110°36′-42′。北依中條山與永濟縣接壤,南臨黃河與河南靈寶縣相望,東鄰南衛、西鄰學張、古仁。2001年底,全鎮轄29個村委會,總人口42256人。鎮政府駐縣城古魏街。
  行政村:東關村 南關村 西關村 北關村 太安村 西垆村 西張村 董村 郭原村 坑頭村 窯頭村 劉原村 上郭村 漢渡村 蘭原村 城南村 龍泉村 興耀村 柴澗村 三道斜村 王窯村 新村 陰窯村 華岳村 廟底村 地前村 大車村 縣南村 令花村

  風陵渡鎮  
  位於縣城境西南隅,地理坐標為北緯34°36′-41′、東經110°14′-21′。西南兩面瀕河與陝西大荔,潼關相望,西北面與永濟縣首陽鄉接壤,鎮政府東距縣城35.5千米。2001年底,全鎮共59個村委會,總人口66161人。
  行政村:趙村 田村 西王村 堡子村 西柏台村 西張村 東柏台村 西太陽村 蘆王村 華王村 謝家村 東太陽村 三裡村 東章村 田上村 坳裡村 姚源村 東小候村 西小候村 譚郭村 珂河村 陽賢村 西陽村 焦蘆村 三焦村 漢渡村 南節義村 曉裡村 北節義村 姬家村 高家村 後北曲村 七裡村 中窯村 八戶村 五一村 王坪村 王范村 上源村 瑤珂村 西慶村 上田村 窯上村 席家村 北上陽村 上陽村 常家村 六管村 王遼村 古倫村 西候渡村 東候渡村 舜南村 新村 中吉村 古縣村 北吉村 候豐村 前北曲村

  陽城鎮  
  位於縣境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35′-46′、東經110°22′-27′。2001年底,全鎮轄48個村委會,總人數38726人。鎮政府駐東風村,東距縣城徑距24千米。
  行政村:陽城村 南雲村 上路村 春曉村 新村 韓王村 南杜莊村 北裡莊村 候家村 池上村 溝西村 南韓村 常村 西莊村 江口村 翟家村 陽干村 桑林村 陽祖村 陽豐村 東焦村 西焦村 北上莊村 南上莊村 永勝村 杜莊村 孫澗村 王澗村 營子村 皂樹村 東堯村 西堯村 永興村 永豐村 王村 雙橋村 石道村 嶺上村 中莊村 南裡村 胡營村 料場村 景莊村 甘原村 柏樹村 東任村 東風村 西任村

  大王鎮  
  位於縣境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37′-47′、東經110°30′-34′。2001年,全鄉轄25個村委會,總人口29032人。鎮政府駐新興村,距縣城徑距12.25千米。
  行政村:新興村 大王村 南山村 前坪村 小花村 斜坡村 雙橋村 橋坪村 上坊村 金盆村 張村 小陽村 魯莊村 韓莊村 小池村 觀後村 觀莊村 坂上村 磨澗村 李澗村 尚村 陳常村 古仁村 大陽村 樊莊村

  西陌鎮  
  位於縣城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43′-49′、東經110°44′-50′。鎮政府西距縣城徑距10千米。2001年,全鄉共22個村委會,總人數21740人。
  行政村:夾溝村 燕家窯村 卜吉掌村 夏陽村 馬窯村 東升村 東滑村 柏社村 禹門口村 奉公禹村 宋家崖村 上莊村 朱陽村 核桃溝村 麻峪村 溝北村 西陌村 板橋村 石湖村 棗園村 東陌村 堡子村

  陌南鎮  
  位於縣城東南隅,地理坐標為北緯34°38′-46′、東經110°50′-57′。鎮政府西距縣城徑距18.5千米。2001年,全鎮共35個村委會,總人數43206人。
  行政村:陌南村 朱呂村 杏林村 桃花村 劉堡村 窯頭村 柳灣村 莊上村 塢頭村 和村 溝南村 小溝南村 坑南村 東窯村 南堡村 寺前村 灣裡村 道東村 嶺底村 馬匹村 東峪村 壇道村 莊裡村 張家滑村 馬滑村 陳張村 坪坡村 石坡村 窯上村 廟後村 茨林溝村 韓家村 平王村 平西村 上坡村

  永樂鎮  
  位於縣境中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36′-39′、東經110°25′-33′。鎮政府駐臨河村,東北距縣城徑距18.75千米。2001年,全鎮共26個村委會,總人數23256人。
  行政村:南張村 杜村 鄭家村 溝渠頭村 蔡村 曹家村 李灣村 岳崖村 永樂村 岳村 彩霞村 西營村 林河村 東歷山村 西歷山村 任家莊村 枯奪村 原村 楊澗村 見帝村 岸堤村 上莊村 原頭村 楊溝村 許灣村 新村

  學張鄉  
  位於縣城西北方向,地理坐標為北緯34°40′-47′、東經110°34′-40′。鄉政府東距縣城徑距5.8千米。2001年,全鄉24個村委會,總人數25060人。
  行政村:三坑村 陽仕村 枯奪村 橋頭村 徐家窯村 下窯村 王澗村 杜家村 學張村 三家凸村 澗北村 南陽院村 北陽院村 水峪村 高寸村 高埝村 董原村 神西村 斜口村 上段村 東窯村 孔村 西窯村 韓張村

  南衛鄉  
  位於縣城東北方向,地理坐標為北緯34°40′-48′、東經110°42′-46′。鄉政府駐書院村,西距縣城徑距2.7千米。2001年,全鄉共24個村委會,總人口33846人。
  行政村:馮西村 馬垆村 南衛村 東山底村 路村 下窯村 中莊村 馮中村 高埝金村 東石門村 東章村 石門村 南張村 楊家村 營裡村 西坑村 閻莊村 巖西村 半斜村 周青村 成村 大禹渡村 黃斜村 老莊村

  東垆鄉  
  位於縣境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38′-44′、東經110°46′-51′。鄉政府駐曹莊村,西距縣城徑距10千米。2001年,全鄉共18個村委會,總人數20530人。
  行政村:南曹村 北曹村 梁村 東呂村 方家村 圪塔村 城垣村 董壁村 三十裡鋪村 白窩村 東垆村 許八坡村 西南村 新莊村 牛皋村 崔家村 坑南村 坑北村

  2000年,芮城縣轄7鎮9鄉。總人口372773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71328 風陵渡鎮 36338 陌南鎮 28168 西陌鎮 20708 永樂鎮 15140 大王鎮 22796 陽城鎮 22911 嶺底鄉 15481 東垆鄉 20632 南衛鄉 27670 大禹渡鄉 6240 學張鄉 21123 古仁鄉 15872 杜莊鄉 15170 漢渡鄉 14287 中天鄉 1890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