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山鬧市中的三山古廟

中山鬧市中的三山古廟

日期:2016/12/14 18:43:31      編輯:古代建築史

這座古廟就坐落在繁華的鬧市中

這座古廟就坐落在繁華的鬧市中

    石岐區與東區交界處的岐關西路一帶以繁華著稱,益華、利和、恆信花園等商圈的光環讓人們遺忘了在楊仙逸小學後門一帶,還存在著傳統的古廟老榕。

    三山古廟(當地人稱“三山廟”)就坐落在這片不起眼的小巷窄路中,“垃圾池”、“大榕樹”、“二中腳”(楊仙逸中學)是本地人對這裡的另一個標識。為什麼叫“三山”?其實是與供奉的“神”有關三山司馬護國侯王。傳說這是三國的王侯,除此以外還有其夫人與華佗等古人。廟宇具體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有個婆婆說,在抗日戰爭時期該廟就曾被入侵,“文革”時期,侯王的沉香佛身還被人買走當做藥材,以前這裡還曾經是她兒子讀書的地方。

    盡管如此,三山古廟仍然是中山城區內保存較好的一座廟宇,附近居民也常到這裡來燒一炷清香。難能可貴的是,這座古廟現在還是社區居民的活動場所,老人家在這裡聊天、看報、唱戲曲。古廟在現代生活下煥發新的活力。

    在門外,大榕樹靜靜伫立,夏日的傍晚,村民們聚集在此,聊天“講古”,回顧過去,或觀看到醒獅隊的練習表演,這樣的情景,是繁華社會下難得的沉澱。

推薦閱讀:

惠州墨園古村文韬武略兩傳奇

河北衡水安濟橋

江西三清山的道教文化

廣東龍川縣嶺南客家的小三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