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廣東古村落——“田心村”

廣東古村落——“田心村”

日期:2016/12/14 18:42:22      編輯:古代建築史

廣東古村落——“田心村”

    去年10月,黃洞田心村被廣東省文聯、省民協授予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的文化稱號,究竟田心古村有怎樣人文典故?

    在面積不大的田心村,至今保存有完整的排屋群、古樹等大批古代建築與人文遺跡。《黃洞村志》的編撰者昌伯告訴記者,現存這些建築與人文遺跡,是田心村古老的歷史見證,也是世世代代黃洞人對古村落保護的心血結晶。昌伯說,黃洞田心村以前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大村,也是一個窮村,但村中各姓族人卻十分地團結友善,取名田心村則反映了先輩們勤勞和睦的精神。

    “來源於明清時期,有姓何、姓鄭、姓曾這幾姓人在田中間搭批茅房(住)工作。慢慢發展成為一條村,以後就叫田心村了。”昌伯介紹。

    從明末立村,到清乾隆年間,因村村民能耕善種,田心村發展得十分興旺,成為鄉裡的一個富裕村。但隨著人口的增多,田少村人多地少的弊端漸漸突顯。為了謀生,田心村人在鳳崗最早飄洋過海闖世界。道光年間就有田心村人飄揚過海到美國、越南、牙買加等國謀生。

    到後來,一些在海外賺了錢的田心村華僑,富而思源,不斷寄錢回來接濟親人,反哺家鄉。1979年2月鳳崗第一家來料加工廠——鳳崗毛織廠成立,它的創辦者就是田心村華僑曾春田。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田心村有村民500多人,而海外華僑有近2000人,分布在美國、新加坡、蘇裡南等世界各國。至今保存完好的排屋群,大部分空置著,還在守候海外華僑的鄉愁。改革開放後,田心村由於地處偏僻,經濟發展曾一度落後。但如今,隨著東深二路、玉泉路和鳳凰圍延長線等交通路網的連通,以及玉泉工業園區的開發輻射,田心村的發展蒸蒸日上。近年來,田心村的集體經濟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了一個現代富裕與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新農村。

推薦閱讀:

山西古建築精華之代州寶塔

探秘乾隆擴建太廟大殿真相

安仁古鎮 豪門往事知多少

長興南俞村錢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