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毛豆腐、打巴掌都不吐”。相傳古時有一名叫王致和的舉子,多次科舉落第,自認只有賣豆腐的命,便接過父輩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結果一日天氣悶熱,豆腐滯銷,他順手將多余的豆腐鋪在稻草上,灑上鹽水,打算日後自家食用,過幾日因為事多,早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待記起,那豆腐已是色變毛長,茸茸密密,他自認晦氣,打算倒掉,不經意用手掰下一點用舌頭舔嘗,居然嘗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鹹粘味,於是他便放些油及佐料下鍋煎烤,一時奇香四溢,出鍋口食,更是鮮美無比,從此潛心做起毛豆腐的生意,且越做越大,做到了京城,還被收進了御膳譜,成了宮廷佳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