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文化餐,農民工越吃越香

文化餐,農民工越吃越香

日期:2016/12/14 9:47:06      編輯:古代建築史
    浙江訊 昨日,全國農民工文化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我市召開。會上,我市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獲得文化部2012年農民工文化服務示范項目稱號,並受到表彰。金華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徐建華在會上介紹了我市農民工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
  此次交流會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社會文化司、省文化廳、中國文化報社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楊志今,副省長鄭繼偉,文化部社文司司長於群,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金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鐘關華,金華市副市長林丹軍和市領導朱建軍、韋國潭、陳軍等參加交流會。
  我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耕讀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木雕文化、旅游文化、影視文化等六大文化在全國獨樹一幟。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市外來人口數量不斷增多,達到了50多萬人。從2006年開始,我市以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為抓手,創新社會管理機制,促進文化發展社會和諧。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成立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10個,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配備各類書籍6萬冊、電腦100多台,舉辦各類培訓班100多期,培訓農民工10000余人次,開展大型群眾性文體活動80多場,日均農民工參與活動人數5000人次,推動了農民工文化繁榮發展。豐富的文化活動,提升了農民工生活品質,讓他們“活”出精彩頭。
  徐建華在介紹經驗時指出,在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中,我市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將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納入“30分鐘文化活動圈”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進行獎勵,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以文化活動吸引人氣,推動農民工集聚;注重結合,強化平台建設,重點在符合農民工租住聚集地、有較強意願和管理能力的村(居)、有認真負責的優秀管理員候選人等三個條件的地方成立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注重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與公共服務平台相結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豐富文化活動,深入開展“送”文化、“種”文化、“秀”文化等活動,讓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活起來;加強宣傳,形成工作合力,始終堅持社會化、群眾性、公益型方向,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強化部門配合,動員各界參與,形成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的工作合力。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市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立後,治安案件驟減,社會不穩定因素減少;通過設立農民工租住地工會,以外地人自我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大大減輕了社會管理壓力;穩定地吸引了大批外來民工,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問題;通過積極打造外來民工宜居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繁榮,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優化了投資環境,有力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與會人員還實地考察了白雲街道、五馬塘、楊家、野風、十字街等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文化館文化廣場、節慶廣場、音王中天多功能娛樂活動室等。楊志今等領導對我市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的做法,給予好評。
  楊志今強調,當前“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在生活境遇、思維方法、行為方式、人生目標上和他們的父輩有不同的追求。各地要將農民工文化建設納入政府基本職責、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公益性文化單位工作內容、納入社區和企業文化建設、納入機制體制創新,切實把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落實到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