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坪古鎮“木商”文化重放異彩
日期:2016/12/14 9:39:07   編輯:古代建築史——錦屏縣茅坪特色小城鎮建設走筆
記者近日來到錦屏縣茅坪古鎮,滿山橙黃的香桔格外誘人,天廈木業公司內機聲轟鳴,工人工作熱情高漲,民居改造如火如荼,笑聲酣暢。一幅幅恬淡而又富有生機的景象無不讓人感受到茅坪古鎮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強勁脈搏。
規劃指引建設 古鎮煥發生機
茅坪古鎮距縣城7.5公裡,清水江穿境迂回而過,作為明清以來貴州最著名的木材商埠,湘黔文化和荊楚文化以及江淮文化在這裡兼容並蓄,融為一體,既有江南地域的瑰麗神奇,又有北方文化的氣宇軒昂,被譽為清水江木商文化博物館。該鎮至今仍保存完好大量木商文化遺跡,被省人民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鎮。
近年來,茅坪鎮堅持以“農村和諧化、農業產業化、工業新型化、城鎮徽派化、旅游紅色化”的發展思路,以打造錦屏的後花園為著力點,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使古鎮煥發出新的生機。
該鎮以完善城鎮功能為目標,以國家旅游AA級標准作為發展起點,充分挖掘木商文化元素,豐富紅色文化內涵,編制具有前瞻性、可持續性發展的總體規劃。目前,已完成《茅坪集鎮總體規劃編制》和《茅坪鎮木商文化博覽園項目總體設計建設規劃》。兩個規劃為茅坪集鎮建設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描繪了古鎮的美好藍圖。
壯大香桔產業 支撐農民增收
近年來,該鎮以產業結構調整為著力點,走一鎮一品的發展路子,堅持“政府推動、產業帶動、利益驅動、科技拉動、合作社促動”的模式,大力推進香桔產業發展。
茅坪香桔是無公害綠色果品,香味醇厚、甜味濃、橙黃色、皮薄果小、肉軟多汁、油胞細而密,留香持久,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湘黔渝等周邊地區。
目前,茅坪香桔種植面積達4700畝,香桔專業村3個,年產值400萬元以上,香桔銷售收入戶均達7500元,最高的達6.5萬元,香桔已成為茅坪農業收入的支柱產業。
引進龍頭企業 提升木材產業
茅坪森林資源豐富,以優質杉木和楠竹見長。通過招商引資,福建客商在茅坪成立集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錦屏縣天廈木業公司,以生產多層指接板、木模板、竹膠板為主要產品,現年生產能力純杉木指接板30萬張至50萬張,多層指接板20萬張,木模板20萬張,竹膠板30萬張,公司常年保持員工200多人,均是當地的農民。
工業給古鎮帶來了新的活力,茅坪鎮200多名村民農閒時進廠上班,農忙時下田種地,亦工亦農,務工種地兩不誤,雙促進。天廈木業公司林總經理告訴記者,公司每年發放給工人的工資達500余萬元。“上個月我在公司上班領到工資2500多元,不比在東部沿海打工差嘞。”下寨村村民龍月娥高興地說。
改造特色民居 凸顯木商文化
茅坪鎮按照“護古”——豐富集鎮人文內涵的原則,堅持“改舊如舊、改新還舊”,投資近1000萬元,全面啟動集鎮區域民居改造工程,著力打造徽派建築與苗侗民族風情相結合的民族村落,豐富木商文化內涵。
對230余幢房屋分別以木質、磚木、磚混三種結構進行分門別類,在保持原建築主體不動的前提下,按照青磚黛瓦、封火馬頭牆、流檐翹角、雕梁花窗、飛檐出甍、回廊掛落等建築風格進行改造,重點改造屋頂、外牆、門窗;對集鎮移民新建房屋進行統一規劃,以粉牆、青瓦、馬頭牆及層樓疊院、高脊飛檐為基調高標准設計,嚴要求施工。
完善城鎮功能 構建旅游亮點
白市電站2011年11月下閘蓄水後,茅坪集鎮處在白市電站湖區核心位置,依托巍峨雄渾的黃哨山及原始森林、底蘊深厚的木商文化、庫區兩岸旖旎風光以及茅坪鎮厚重的紅色傳奇,該鎮以古鎮保護、文化休閒旅游、生態風光和木商文化等為特色,優化旅游興鎮格局。
目前,集鎮回填工程已經結束,湖區兩岸公路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集鎮回填工程和沿湖公路建設使集鎮擴容達1倍以上;庫區旅游碼頭已經規劃審批,星級賓館、汽車站、文化廣場建設已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吾地雖小,志存高遠。”深厚的“木商”文化,優美的人居環境,美麗的自然風光,茅坪古鎮正向世人展示迷人的豐姿。
青山環抱的茅坪小鎮一角。
天廈木業公司內工人施工場景。
茅坪鎮的徽派特色民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