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古城鎮丟了“原味”
日期:2016/12/14 10:01:45   編輯:古代建築史
過度的旅游開發讓古城鎮不堪重負
近年來,古城鎮保護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焦點。從媒體的報道中可知,一些有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歷史的古城鎮,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那些充滿中華傳統文化韻味,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珍貴古建築、古文物,隨著這些古城鎮的毀壞而永久性的消失。觸目驚心的案例,讓人們扼腕痛心。保護古城鎮的呼聲,日益強烈。
隨著近幾年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以傳統文化及民俗、古建為主要看點的古城鎮成為人們熱衷於去的地方。一些古城鎮的名聲被叫響,成為這些地方特有的文化名片,著實令人欣慰。然而,在眾多影響古城鎮保護的因素中,旅游也排在了靠前的位置。
在一些知名的古城鎮,由於游客數量太多,承載壓力過大以及環境破壞嚴重等等問題,已經非常明顯。作為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古城鎮,目前面臨如此現狀,使得加大對其保護力度的必要性愈加突出。因為一旦破壞,即永久消失。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必須對古城鎮倍加珍惜、倍加保護。在處理發展旅游和保護古城鎮、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方面,還需相關管理部門開拓思路,尋求最佳路徑。
目前,我們看到許多地方正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古城鎮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然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做法。比如一些地方把保護古城鎮認為是翻新修復,結果把一些古建築、古街道的面貌弄得不倫不類;有的地方把古城鎮保護理解成保護房屋建築,結果是周邊的古樸“環境”被剔除,特色不在,文化味道大減;有的地方把古城鎮保護當作靜態工作,規劃好保護區便不再問津。結果是保護區內的文物建築被“束之高閣”,且由於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維護,破損嚴重。
事實上,古城鎮保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整套科學、完善的開發、保護機制,難免會偏離方向,結果事倍功半,甚至是事與願違。
古城鎮可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綜合載體。那些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古城鎮,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在這些古城鎮裡,人們可以感受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品嘗濃濃的民俗風情,捕捉精致的民族文化符號。
切實加大對古城鎮的保護力度,科學、合理地發掘其歷史學術價值,以及文化傳播和陶冶功能,意義深遠。
從全國來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城鎮數量不多,且遭到毀壞的情況時有發生。加大對古城鎮的保護力度,已顯得非常迫切。相關管理部門還需切實提高認識,采取有效措施科學保護,讓古城鎮真正能夠更加長久、更加“原味”地留傳下去。(劉熙武)中國規劃網北京5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