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旅游拍攝
日期:2016/12/16 19:22:0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平遙古城旅游拍攝
關於平遙,只要曾深入到平遙每一寸土地中的游者都會為它感慨良多。那保存完好的古城牆,明清時代遺留的建築,以及曾經顯赫的全國金融中心的地位,無疑能激起人們對過去那些輝煌歲月的向往。也許正因為這樣油然而生的向往,才會有越來越多對這些古老的歷史感興趣的游人,如一個虔誠的朝聖者般來到這位老人跟前,神聖地仰望著他的光芒。
平遙古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今山西省平遙縣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裡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page]
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平面呈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龜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征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甕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據說是造城時恐怕烏龜爬走,將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裡的麓台上。這個看似虛妄的傳說,閃射出古人對烏龜的極其崇拜之情。烏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聖潔。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
獨特的風水牆,風水樓,風水影壁--這是平遙傳統四合院,是旅游拍攝的好地方。尤其是高檔,中檔民居幾乎家家都有的建築附加物,多數、建在屋頂上。目的是為了拍攝好風水好,祈求發家致富,子孫興旺。因此這種建築附加物的位置必須取中和高高在上。其形式又可分有多種,如:一種是加高正房正脊,做成高高的磚格。其次是沿窯洞的後牆,高築女兒牆,再取中拔高做成更高的磚影壁式風水牆,做成一座獨立的或三座分列的。另外也有在窯洞的明間屋頂上拍攝做成小廟式風水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