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大理古城旅游

大理古城旅游

日期:2016/12/16 19:22:0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大理古城旅游


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裡,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假如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清幽。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城內流淌著清亮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裡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



[page]

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裡,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假如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清幽。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城內流淌著清亮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裡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

徒步的第一天,我們一路上把美景用攝像機拍攝下來。天是名副其實的空,看不到一絲雲彩。我們用攝像機拍攝明淨的澄藍延伸至對岸的蒼山處,漸變成溫柔的淺水藍,倒影在清澈的洱海中,水天一色,中間隔著始終處於纏繞輕霧後如中國山水畫般輪廓淡然的蒼山。才村與古城一街相隔,一條小馬路通向洱海岸邊,碼頭上有船載客去海上游覽。旁邊的才村中,鄰海的村捨幾乎家家有小碼頭。海邊有一小廟,院內焚香爐香火甚盛。大理一帶的民間信仰結合了道家、佛教及原始民間信仰,形成一種復雜多變的體系,而且村村都不盡相同。

[page]

  午後,高原的日光璀璨傾城,泛起輕波的湖面上閃耀著點點銀光。黃土路沿著洱海蜿蜒,揚起的灰塵很快把我們的鞋子染黃。一路上我們拍攝遇到漁民在捕魚、曬小魚干或漁網、趕騾子。孩子們要麼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戲水玩耍,要麼跟在忙碌的大人身後悠轉嬉戲。


一般村裡或有觀音閣、關公廟,或有財神殿、魁星閣,或有本主廟。說起本主廟,才村相鄰的瓦村就有一間本主廟,主供唐朝一位舉人,後來被南诏請出做了大臣,之後成為瓦村人的本主。所謂本主信仰,是白族獨有的一種多神崇拜的民間信仰。它集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一體,在許多村莊或區都有自己的本主和祭祀本主的神廟。每位本主都有著各自不同的來歷和身分,大到主宰宇宙的天神,小到為人民做了好事的普通百姓,一旦被某村社供奉為本主,他便成了那裡的人們至高無上的保護神,因而每位本主的故事所營造的便是一個個人神共處的世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