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洛陽二裡頭發現的夏代早期宮室遺址,系由數組周以回廊的庭院組成。其主要殿堂置於廣庭中部,下承夯土台基。台基平整,高出當時地面約0.8米,邊緣呈緩坡狀,斜面上有堅硬的石灰石或路土面。而殿堂位於台基中部偏北,東西長30.4米,南北深11.4米,以卵石加固基址。建築結構為木柱梁式,南北兩面各有柱洞九個,東西兩面各有柱洞四個,但柱網尚不甚整齊。壁體為木骨抹泥牆,屋面則覆以樹枝茅草。以上做法均符合文史中夏代建築采用“茅茨土階”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主體建築面闊為等跨的八開間,回廊已出現復廊形式。前者表明偶數開間的使用包涵著某種宗法禮制的內容,而後者表明這種復合形式的淵源定將更為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