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恢復發展古鎮文化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

恢復發展古鎮文化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

日期:2016/12/14 10:01:40      編輯:古代建築史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古鎮成為現代新昆明窗口。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古鎮成為市民娛樂活動場所。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官渡街道負責人接受榮譽。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民俗文化街繁榮了市場。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民間手工藝品吸引外國游客。
向世界展示新昆明(組圖)
古鎮二期定位高端街區。本版圖片均由記者謝慧攝


  4月8日,官渡古鎮國家級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授牌儀式在古鎮二期牌坊隆重舉行,已擁有3000多年歷史的官渡古鎮再次迎來輝煌的一刻。經過一年多的嚴格評選,官渡古鎮以其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觀,獨具特色的旅游管理服務,從全國400多參選鄉鎮(村)中脫穎而出,當選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成為昆明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鄉鎮(村)。省住建廳領導在授牌儀式上稱贊官渡古鎮“堅持走特色化發展道路,以特色建鎮、以特色立鎮、以特色興鎮,為全省特色小鎮建設發揮了榜樣和示范作用。”
  恢復發展古鎮
  建昆明精神家園

  從2001年官渡古鎮恢復建設一期工程全面啟動開始,官渡古鎮的恢復重建和開發利用已經走過10個年頭。如今,千年的時光恍惚,這座遺留下來的古鎮,像一個隱於鬧市的高人,任憑多少繁華呼嘯而過,她泰然自若。這邊,被作為古滇文明象征的國家級重點文物金剛塔,與土主廟、觀音寺等10多個省級、市級、區級文物相映生輝。那邊,新大街兩旁的商鋪均為镂空木門窗,框架瓦頂結構,門前石板地面,具有濃郁的仿古韻味。鎮上的傳統民居也在有計劃地修繕,民俗民間文化活動以及傳統風味小吃逐步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在規劃之中。
  作為新昆明城市中心的一座大規模留存古鎮,官渡古鎮為昆明保留下的不僅是官渡的古鎮、昆明八景之一,更是老昆明文化最為純正的根。近10年的時間裡,官渡鎮變成了官渡街道,人員更迭,世事輪轉,但古鎮的保護一直是歷屆鄉鎮、街道領導班子的重點工作。“保護好官渡古鎮,是每一個昆明人的責任,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擔當。能為昆明留下一片文化家園,為昆明人保存一處尋根的地方,我們感到很自豪”,官渡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寧如是說。
  昆明精神的根,表現在蘊含其中的由無數先賢所凝聚的人文精神。保護官渡古鎮,就是尊重歷史文化,延續她的人文精神。官渡古鎮是昆明千年來形成的深層文化基因、價值觀和審美理念的最好凝聚體,而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其代表。與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絕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因此,非遺保護的核心就是活態的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基地,官渡古鎮以傳承為核心,以產業為紐帶,扶持民間手工藝生產企業走向市場,吸引企業家投資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為促進非遺的產業化發展,陸續建立了一批傳習館和實物展示館,使近乎絕跡的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得到保護和傳承。今年3月,首屆“昆明官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在古鎮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6個非遺項目、16項傳統手工藝參加了展示。烏銅走銀傳習館於2010年8月20日在官渡古鎮正式由政府授牌成立,隨後“官渡餌塊傳統制作技藝”又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雲南省的又一民間文化傳習館。
  旅游“二次創業”促城鄉和諧發展
  近年來,官渡街道大力轉變旅游產業發展方式,加快旅游重大項目開發建設,加大市場營銷力度,通過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引入市場運作模式,推動古鎮旅游融合和互動發展,使古鎮旅游產業的內涵和影響力不斷得到擴充。古鎮旅游業作為官渡街道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所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逐步凸顯,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良好局面。此次官渡古鎮榮獲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稱號,標志著官渡古鎮已經走出昆明,走出雲南,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旅游景點。這不僅是對官渡區、官渡街道多年來以文引商,以商促文,積極探索旅游“二次創業”之路的肯定,更是對古鎮以旅游業為核心,帶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肯定。
  轉變旅游產業發展方式,是古鎮旅游“二次創業”的新方向。古鎮二期的恢復重建從一開始就定位於高端多元化業態。“轉變以往單純的觀光旅游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商貿、度假、休閒等旅游新業態,打造高端品牌,吸引高端游客,從而推動旅游產業檔次升級,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最終提升古鎮旅游品質。”古鎮二期用文化的延續性、發展性、融合性诠釋古鎮的靈魂,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休閒體驗模式。現在的古鎮劃分為品牌餐飲區、民族特色餐飲區、主題酒店區、特色客棧區、時尚娛樂吧區、茶文化區、宗教祈福區、少林功夫表演區、民俗表演區等五街九區,正成為集休閒旅游、地方特色餐飲文化、風情客棧、時尚酒吧、旅游商品、珠寶古玩為一體的旅游文化名鎮,重現古鎮往日的輝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申報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官渡區及官渡街道將其作為打造古鎮名牌,將古鎮推向全國的重要機遇。官渡區提前謀劃,充分重視,成立以區級相關領導親自掛帥的申報工作小組,深入、全面、細致的對古鎮人文自然旅游資源進行再次梳理,探索新的文化強鎮,旅游強鎮思路。去年年底,國家住建部、國家旅游總局相關領導、專家在京接見官渡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寧,充分肯定了官渡古鎮近年來的保護和發展之路,更加堅定了官渡街道依托古鎮發展旅游業,以旅游業為推手,全面推進官渡社會經濟發展的信心。
  更為重要的是,對旅游業這一第三產業發展的探索,帶來了街道思想觀念的根本性轉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助理宋長明在授牌儀式上說:古鎮過去是老昆明的縮影,現在則是現代新昆明的象征,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建築之中,也體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及古鎮的社會經濟發展之中。”從原本的成農業鄉鎮到如今的城市新興核心區,從管理服務農業人口到帶領城鄉經濟發展,官渡街道在社會管理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等方面開拓了思想,創新了制度。官渡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寧說:“旅游業帶來的思想觀念轉變,已經滲透到街道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是官渡未來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的最有力保障。”
  機遇挑戰並存
  展現代昆明風貌

  昆明城市發展進入滇池時代,位於主城與呈貢新城間的古鎮迎來歷史性的轉折點。幾年的時間裡,螺蛳灣國際商貿城、昆明世紀城、東盟領事館紛紛落地官渡古鎮周邊,省博物館、國家大劇院和官渡區行政中心項目也即將落地於此。古鎮漸漸被林立的現代化城市景觀所包圍,展現出另一種獨特的“城中鎮”景觀。隨著這些重大項目落地,帶動的是整個官渡街道18平方公裡土地上市場的繁榮、社會的發展,古老官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古鎮近年來的發展,如同新昆明發展的一個縮影。城市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市場經濟日益繁榮。路越來越寬,樓房越來越高,游人越來越多,古鎮旅游業承載量迅速提升,首先為古鎮旅游“二次創業”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物質條件。今年的土主廟會盛況空前,古鎮一日接納游客10萬人次。李寧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感慨地說:“要在幾年前,根本不可能容納這麼多人進來。”
  城中村改造、滇池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恢復、提升社會管理能力,官渡古鎮也如同古老的昆明一樣面臨化繭成蝶的考驗。有官渡古鎮發達的第三產業,但也有9個涉農社區;有西南第一大的世紀城小區,但也有眾多城中村;有已建成的多個環湖濕地,但也有農村面源截污的重任。面對挑戰,官渡街道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以打造古鎮名牌為核心,通過發展旅游業為推手,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現在,古鎮二期建設基本完成,對於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推動作用正逐步體現。古鎮從未像今天這樣成為官渡街道乃至官渡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核心之一。從打造餐飲大商圈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基地,從春節廟會到日常民俗文化活動,古鎮帶來的不僅是人氣的聚集,更是城鄉經濟建設的新高潮。以旅游業為推手,官渡街道應時而上,大力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招商引資紛紛落地。
  古老的官渡古鎮已經擁有太多的光環,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兩項國家級榮譽,不僅屬於古鎮,更屬於現代新昆明建設。古老的官渡古鎮正迎來歷史性的轉折與發展,她給昆明帶來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一扇面向世界展示現代新昆明的窗口。中國規劃網昆明4月13日電 記者林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