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工藝 >> 湯國:我對修復古建築興趣濃厚

湯國:我對修復古建築興趣濃厚

日期:2016/12/14 10:50:57      編輯:古建築工藝

藝術市場的火熱帶來藝術創作的作品迭出,然而,因為“價格”升降也帶來價值觀的多元與紊亂。不少藝術從業人員走上了“創作——展覽——獲獎——炒作——被收藏與被拍賣”的不歸路,仿佛藝術品也只是來自生產車間,一旦被市場認可,就批量生產與銷售,而藝術本身的思想內涵、文化內涵乃至對人生與歷史的體悟都只是藝術品的添加值,不過起到“描眉畫目”的裝扮作用……

好在總有這樣一些探尋者,他們也許並未獲得炙手可熱的聲名,卻懷有對藝術、對人類文化遺產的真切熱愛與獨立思考,默默在做著有價值的事。南京藝術家湯國就是這些行者中的一員。

1969年、1970年兩年間,湯國的父親被下放去了橋頭鎮“五七干校”,而湯國就在干校旁邊的高資鎮中學讀書,湯國回憶說:“父親干校總部設在一個民國建築群裡面,周圍一座座別墅,樹木花草的,環境非常幽雅。主樓是三層帶地下室的建築,水磨石地面,房間都是木地板,鋼門鋼窗銅把手都是典型的art deco風格……橋頭鎮是個典型的江南古鎮,那時我經常去古建築裡的供銷社、郵局,偷偷摸摸幫父親周圍的人寄信代買東西……”這些少年記憶中的難忘場景,大概就是湯國對於古舊建築懷有深厚情感的“種子”與源頭。

1973年,湯國插隊到江浦縣向陽公社東方紅大隊幸福小隊。那一年忽然江堤倒塌,黃昏時分,剛剛收工的湯國看見所有的人都拼命往家裡跑,不過20分鐘左右,將近一米高的泥浪就咆哮著過來了,天黑後,水就進屋裡了,周圍全是嘩啦啦嘩啦啦一排排房屋倒塌的聲音,“第二天凌晨,一片汪洋。草垛和草房頂上,狗、雞、鴨、蛇、蛤蟆和各種昆蟲們互不干擾地簇擁在一起,大大小小滿載各種牲口動物的草屋頂、草垛,靜靜地從我眼前漂過……”這次對洪水的親身經歷對湯國刺激特別大,但是,他說,“我還是很喜歡水,人只有在水裡身體是漂浮懸空的狀態,有太空裡失重的感覺,嬰兒在子宮裡的感覺。水讓人有如此多的感慨,它溫柔平靜,狂放暴躁,我享受這樣的感覺,我可以漂浮在水面睡上一覺,也可以潛游50米。我的水性是從小練就的,在關鍵的時候能夠駕馭它,欣賞它千變萬化的情景,水的意象一直貫穿在我的作品中 。”

湯國還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30多年前,那一年秦淮河河道清淤泥,朝天宮河段水被抽干了,露出了清代的石碼頭,工程挖了一個星期,一個完整的剖面地層裡鑲嵌的陶瓷碎片漸漸地展現在我面前,地層顏色界限區別明顯,上下一層一層的,各種陶瓷器皿碎片可以從上到下辨別出,清、明、元、宋、唐、六朝直到漢代的碎瓷片,一個真實的歷史地層一目了然。當時我有幸親歷其中……”觀察這些古老器皿的造型,再對照馮先銘《中國陶瓷》裡面的文章,紋樣、胎質、釉料、火候、溫度,各個朝代的風格、趣味,湯國給自己好好上了一課。“生活一直沒有給我什麼好禮物,我抓住了這個機會,自己給自己一個最好的禮物。”
  古舊建築、水、陶瓷器型……所有這些當年記憶深刻的事物,後來都成為湯國藝術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以來,湯國喜歡在石橋、村落、祠堂之間,在古代遺存之間游歷,他對修復利用古建築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他說:“長期以來我一直有個願望,能擁有一座明代建築並在裡面生活,這個願望今天實現了。我的第二個願望就是參與一座高規格的皇家建築的修復項目,居然也實現了——就是北京智珠寺建築群,這個項目修復歷時五年,去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湯國還有一個願望,眼下,他只想暫時保密。猜想,依舊與這些古老的文化密碼有關。來源:江南時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