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工藝 >> 蘭溪“古建博物館”裡的工匠成網紅 妙手還原明清建築

蘭溪“古建博物館”裡的工匠成網紅 妙手還原明清建築

日期:2016/12/14 10:50:58      編輯:古建築工藝

  • 全國知名網媒走蘭溪,今天是采訪活動的第二天。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和采訪組一起來到蘭芝鄉村風情線采訪。沿途所到之處,令全國知名網媒記者感歎不已。

    不同的村落民居往往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位於蘭芝風情線上的姚村,自古便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有“城市廂房,德彰八鄉”的美譽。村裡潆溪穿村而過,村內地勢平坦,村莊古色古香。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底蘊深厚的世代公德文化相得益彰。

    存德堂、如德堂、崇德堂、萃德堂、慎德堂……要說姚村最具特色的,就是古建築。村裡有古建築100多座,大多始建於明、清兩代,其中有祠堂、大廳等26座,明清時代所建住宅55座,依地勢呈輻射形分布,所有建築都飾以粉牆黛瓦,清新秀雅的江南格調,錯落有致的馬頭牆是一道美麗的天際線……1992年,該村被蘭溪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清代建築群”文保單位。2013年被建設部、財政部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

    近年來,姚村還自籌資金復建姚氏家廟,整修了部分明清古建築廳、戲台,使這些古建築重現了歷史風貌。跨進姚氏家廟的門檻,抬頭見,便可見紋飾繁復精致的木雕。而這精湛的手藝,都出自姚村木匠的巧手。

    蘭江街道姚村村民姚煥強,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姚村,從他祖父輩起,就開始從事木雕行當。姚煥強的爺爺姚金聚,生於清光緒十一年,13歲時師從東陽木雕名師,藝成且精。傳到姚煥強已是第三代,高超的木雕技藝遠近聞名。1986年,姚煥強參加了芝堰村文物祠堂的修復工作。2000年,他又參加姚村花廳木雕人物的修復,姚村雨台牛腿修復,當年還參加了諸葛八卦村丞相祠堂、建德市大洋鎮章家村兩石塘祠堂全部牛腿的修復。此外,他創作的木雕作品《叱石成羊》已被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收藏。

    2007年,姚煥強擔任姚村新宗祠總設計師、工程師。姚村宗祠建築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共有43間,8個廂房,從配料、建造、安排木雕,姚煥強都親力親為。姚村宗祠大梁上,雕刻有渭水訪賢、三顧茅廬、空城計、孔明借東風、唐明皇夢游月宮等典故。

    宗祠最有特色的是牛腿的雕刻,那些牛腿四面镂空,面客而坐。坐騎雕刻合理,有騎象兀突骨、孟獲騎獅子、陳倫崇黑虎、騎鹿老壽星、東方朔騎李元霸、裴元慶,還有八仙騎獸,中亭中間雕有九獅吊。姚村新宗祠是目前蘭溪各地新建宗祠中雕刻花樣最多的,飛禽走獸、花草蟲魚、人物、風景等等,應有盡有。

    2008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見過姚煥強的木雕作品後,稱贊“姚煥強是一位鄉村土專家,他的古建築修復雕刻技術,達到了先進水平。”來源: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