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古建築木雕藝術與茶館文化的結合
日期:2016/12/14 13:13:2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中華民族在它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極其燦爛輝煌的民間藝術,古老的木雕藝術則是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時下,在城市的茶館等時尚休閒場所,越來越多地出現了那些舊時的建築木雕構件的身影,它們那獨特的藝術美常常讓現代人為之歎服。
悠悠數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民間藝人口傳身授,日積月累,用他們的智能和汗水創造了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手工木雕藝術。它是中國農村特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具有民間藝術家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意識。它們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凝集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藝術風格,滲透著濃厚的藝術趣味。尤其是明清以來建築木構件上的窗棂、門楣等,更是體現了極其精湛的工藝價值和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藝匠們在不足盈尺的面積中,將花草魚蟲、飛禽走獸、山水人物構勒得疏密得體,栩栩如生。造型豐富,風格紛呈:濃烈或清淡、粗犷或細膩、華麗或質樸、神秘或直白、誇張或寫實,無不散發出奇異迷人的光彩。那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畫面和眾多的極富想象力、超乎自然的美學意境,閃現著人類審美本質的熠熠光輝。人們或為其意蘊深邃的內涵所折服,或為其绮麗多姿的形態所傾倒,或為其奇古獨特的藝術魅力所感染。民間藝術家們那種拙樸的情趣和大巧若拙、返樸歸真的藝術氣質以及超凡脫俗的坦蕩和大氣常常是文人藝術家們望塵莫及的。
如今,人們將這些古老木雕窗棂、門楣等,配上極為精致的外框,在特別的燈光下展示其審美價值;也有的則將其巧妙地鑲嵌在一個特制的牆體中,在特定的環境中以完美的形式展現出來。
民間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了現代人的青睐,融入了都市人的生活。它們作為時尚裝飾的新元素在茶館等都市的休閒場所紛紛亮麗登場。
茶文化和民間藝術一樣,都源於我國悠久的農耕文化。茶之味平和、寧靜,茶以一種親切、自然、拙樸的面貌融於國人的生活,是人們尋求生活情趣,寄托感情的一種手段。在茶館裡,古色古香的木雕窗棂、門楣等裝飾其間,以天然質樸的特質與茶文化水乳交融、相映成趣,人們三五成群,以茶會友,其樂融融,在袅袅的香煙下,在這裡啜著香茗,仿佛回到了遠古年代,享受著質樸純真的田園生活,進入了精神上的桃源樂土。人們的懷舊情緒從這裡得到了撫慰。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茶一旦置身於自然之中,就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的產品了,而成了人們契合自然、回歸自然的媒介。一些獨具慧眼的茶館十分注重審美氛圍的營造,在這裡,你會被一種濃濃的中國民俗文化所包裹:牆上有木制的窗飾,精美的镂刻圖案裡有男耕女織、花鳥魚蟲,仿佛在輕輕吟唱著古老的歌謠;花草魚蟲、翊毛走獸、山水人物、歷史典故,或取其吉,或納其祥。凡人物生動、凡生物傳神,清新脫俗,又美倫美奂。紅褐色的古老家具因時代久遠的摩挲變得光滑而細膩,在燈光下反射出典雅和古樸;櫥窗裡陳列著歷代的水具、茶具,明代的青花茶壺,清代的粉彩蓋碗……構成了一個民俗藝術的長廊。這時,泡一杯清茶,看著若有若無的水汽從水面緩緩飄起,嫩綠色的葉芽在水中徐徐舞蹈,都市的喧囂和疲勞漸漸淡去,耳邊響起來自遠古桃花源外的歌聲……古老的生活就這樣介入了現代生活,人們仿佛進入了一個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化境,心清神悅,身心愉悅。
這種優雅、閒適的生活情趣是我們的古人流傳至今的一種東方式的情調,東方式的優雅和瑰麗,它深深地根植於性情溫良的傳統的中國人心中,以至成為人類文化視野中最具特征的一部分。
如今,林林總總、多姿多彩的古老的木雕窗棂、門楣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的茶館、家居中,成為現代人尋求返樸歸真的一種時尚。傳統民間藝術以其返樸歸真的魅力在現代城市文化消費走向中,滲透著民族文化的深刻印記。
推薦閱讀:
南京僅存二戰時期的日本神社
今昔廣州陳家祠
福建翠郊古民居
巧奪天工的江西浒崦古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