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建裝飾藝術:屋頂(一)綜述

古建裝飾藝術:屋頂(一)綜述

日期:2016/12/16 20:08:2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建築裝飾是美化建築、增強建築藝術表現現力的重要手段鄉土建築的裝飾,其內容不受朝廷禮制的約束,其形態多,多保持裝飾的原創性,體現出功能、技術和藝術的绉統一所以在總體上比城市建築裝飾更為.豐富多采彩,現在選擇鄉土建築的屋頂、木結構梁架和門窗幾部分的裝飾分別加以介紹和論述。

中國古代建築由於采用木結構,而且絕大多數都用坡形屋頂所以房屋的屋頂顯得很大,成為房屋整體造型中很重要的部分在長期的實踐中,古代工匠創造了多種形式的屋頂,其中主要有庑殿、歇山、懸山和硬山四種式樣,除此之外,還有掛攢尖、拱頂、盔頂、穹隆頂、盛頂、囤頂和平頂等等,而且庑殿、歇山屋頂還有單檐和重檐之分。所以在同—形式的屋身上,由於使用的屋頂不同也會產生互不相同的建築造型。在鄉土建築領域裡,可以說這許多形式的屋頂都能見到。對於農村大量的住宅而言,它們多用懸山和硬山兩種形式的屋頂,但是在祠堂、寺廟的大殿廳堂和一些戲台上,經常采用庑殿、歇山和攢尖式的屋頂。

房屋的屋頂除了總體造型的加工之外,還有許多裝飾處理。工匠在制作屋頂上的各種構件時,多對它們進行美的加工,使這些構件不僅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而且還有美的外形,從而產生了屋頂上的種種裝飾。例如在兩面坡、四面坡和攢尖式的屋頂上,兩面坡相交而成屋脊,數條屋脊相交而有節點,工匠善於對這些屋脊和節點進行加工而成為裝飾。屋頂鋪設板瓦和筒瓦,處於檐口的要用滴水瓦和瓦當;在較大的屋頂上,檐口的筒瓦還需要用瓦釘予以固定;於是在這些滴水和瓦當上都出現了各種花紋做裝飾,瓦釘也發展成為小獸。正是在這些屋脊、瓦當、滴水的種種裝飾上,使我們看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創造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