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喇普德慶寺壁畫

喇普德慶寺壁畫

日期:2016/12/14 13:13:2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喇普德慶寺內的精美壁畫

喇普德慶寺內的精美壁畫

壁畫中的四爪龍形象

壁畫中的四爪龍形象

壁畫中的四爪龍形象

壁畫中描繪的寺院創始人巴桑喇嘛

壁畫上佛的袈裟是采用瀝粉堆金手法繪制

壁畫上佛的袈裟是采用瀝粉堆金手法繪制

喇普德慶寺內的壁畫

喇普德慶寺內的壁畫

喇普德慶寺位於羅布村身後的半山腰上

喇普德慶寺位於羅布村身後的半山腰上

    喇普德慶寺位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波絨鄉羅布村身後的山腰上。其寺內保存著大量古老精美的苯教壁畫。資料上描述,“其創作年代至遲當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寺廟內現存的壁畫,更可列為西藏乃至整個藏區境內留存至今而年代最早的苯教壁畫行列,甚至有可能是最早者。”喇普德慶寺也因此被列為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要發現之一。身處壁畫之前,仿佛看見神靈們擁擁擠擠又紛紛揚揚如花雨般降自天國,安居在由於雨漏和風蝕日照變得陳舊而色彩斑駁的牆壁上,充滿張力的靈性向我撲面而來,仿佛進入苯教神佛世界的迷宮,一種莫名的震撼油然而生。

    佛殿牆壁的四周都繪有壁畫,其構圖的主要方式是中心構圖法,暨主尊身邊立著兩個脅侍,在其邊上再畫上由大鵬金翅鳥、龍女、四爪龍、騎獸童子等構成的六拏具形成一組主圖。在主圖之間,繁密地畫著棋格排列式的諸佛、菩薩、弟子、上師、明王、供養天等各方神靈。電筒的微弱光斑游移在黑乎乎的牆壁上,讓高位的壁畫更加模糊不清。既便如此,還是能感覺到繪制者對“龍”的喜愛。十三尊主尊的背光上,都對稱地畫著各種色彩的立姿“龍”,它們體型瘦長,張著四只爪,與內地明朝早期龍的形象如出一轍。

    壁畫中,大量地使用了耗金費時、成本巨大的瀝粉堆金技法。其技法是用調膠的石膏糊裝入帶細嘴的皮囊,沿著勾好的墨線輕輕擠出石膏糊,成為一道渾圓的立體線條,待干後再塗上金粉和銀粉。它大量地使用在壁畫的主尊佛像或重要神祗造像的冠飾、耳環、胸飾、璎珞、钏镯和頭光光華的外輪廓等部位。幾百年過去了,在沾滿灰塵,開裂與脫落的壁畫上,這些金粉與銀粉還是泛著雍容華貴的光澤,讓人不由得感歎古人對信仰的虔誠。

    在羅布村,喇普德慶寺又稱為巴喇普達日貢,意為巴姓喇嘛的寺院。巴氏家族是苯教六大氏族之一。據傳巴氏家族在喇普德慶寺生活了十三代,羅布村人敬稱為巴桑喇嘛,至今喇普德慶寺內的壁畫還有他的畫像,也會為巴氏家族舉行法會。壁畫上的寺院創始人巴家族喇嘛們,他們都頭部稍側向一側,面相顯得十分豐滿,身披藍邊的紅色袈裟,結跏趺坐於蓮台,眉眼之間的線條輕松卻富有彈性,神情祥和而堅毅。頭像都被信徒的手摸得油光亮,如塗了一層清漆。

推薦閱讀:

義烏儀性堂

民間古建築木雕藝術與茶館文化的結合

南京僅存二戰時期的日本神社

今昔廣州陳家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