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寺
日期:2016/12/14 12:54:3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雲門寺位於湘鄉市區,原名石碑寺。寺內有觀音閣及閣內所供觀音佛像,始建於北皇右二年(1050年),先後多次加修或作整修、重修。現為清代風格,占地3200平方米,由前殿、大雄殿、觀音閣和念經堂三部分組成,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殿前有清乾隆二十六年雕漢白玉長方香爐一座,佛龛上懸曾國荃同治六年(1857)年書寫的“南海長春”橫匾,閣中有青銅圓形扁腹香爐,造型精美。
觀音閣內祀奉觀音佛像,為泥塑和木雕混合結構,全身金裝,高11.4米,為江南最高大的觀音佛像。佛像直立於蓮花寶座上,面頰豐滿,雙目微府,形態端莊慈祥。佛頂寶冠二十四面,各面塑有化佛;上身千手,其中四雙大手或高捧佛祖,或合掌天書,或揮臂執戟,或屈指掐算。下身衣帶自然飄垂,具有輕紗透明的質感。閣前左右配庑奉公緒十九年(1893年)雕漢白玉、羅漢18尊,每尊1.5米,形態各異。雲門寺在195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定為開放單位。現在,國家旅游局所繪的全國旅游地圖中,雲門寺被列為旅游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