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河南平頂山魯山郜氏節孝牌坊

河南平頂山魯山郜氏節孝牌坊

日期:2016/12/14 13:22:0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原來牌坊前的小獅子

    節孝牌坊是古時經官府奏准為表揚節婦孝女而立的牌坊,源於宋代盛於清朝。在魯山縣張店鄉邢溝村,有一座郜氏牌坊,不過歷經風雨後,該牌坊給人一種風燭殘年的淒涼之感。近日,記者前往邢溝村,探訪了該座牌坊背後的故事。

    牌坊距今已150余年

    郜氏牌坊位於邢溝村村子的最後邊。遺憾的是,牌坊目前只剩下一個骨架,上面的一些構架有的被盜,有的散落在旁邊地上,且很多被損壞。牌坊旁邊的大堆垃圾,更是大煞風景。

    今年85歲的楊隨群家住邢溝村,他說,打他記事起就有牌坊,那時候牌坊看上去非常有氣魄,後來牌坊上面的物件越來越少,“一直沒人管,就這樣散架了。”

    “早5年前,門前和門後的一對石獅子還在,後來被盜了。”楊隨群說,牌坊上邊的翎子也失落了,雕刻有“張果老倒騎毛驢”圖案的石條也被全部損壞。

    記者看到,牌坊上的字跡仍清晰可見,其中橫批為“旌表儒童楊蘭妻郜氏節孝”。牌坊左邊豎著寫:“鹹豐七年孟春立”(即1857年1月立,記者注)。牌坊右邊寫著“道光十四年”。牌坊上雕刻的各種圖案更是清晰可見。村民們說,這些圖案全系雕刻,不僅有雙龍戲珠,更有“上八仙”和“下八仙”。

    牌坊主人的感人故事

    根據牌坊上雕刻的內容,5月30日下午,記者與該牌坊主人的後人楊朝山取得了聯系。今年70多歲的楊朝山是魯山縣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他說,根據楊家家譜及多方資料記載,牌坊上的楊蘭當時應該是一位秀才,十八九歲時意外去世。郜氏是楊蘭的未婚妻,名叫郜秀蘭。郜秀蘭與楊蘭家相距不遠,兩人從小相識,感情甚深。楊蘭去世後,郜秀蘭仍要做楊蘭之妻,遂以公雞代替,與楊蘭拜了高堂。

    楊朝山說,當時楊蘭家還有楊智、楊慧兩兄弟,其中楊智和楊蘭系同父同母,楊慧和楊蘭系同父異母。遺憾的是,楊智尚未成家也因故去世,只剩下10歲的楊慧。“據說楊慧當時不思學業,還十分淘氣,氣得父母拿他沒法。”楊朝山告訴記者,郜秀蘭嫁過門後,不但操持家務,侍奉老人,還肩負起了培育楊慧讀書識字的責任,楊慧最終學業有成,成了朝中的九品命官。楊慧膝下三子,分別為楊春洲、楊芳洲和楊贏洲。

    為了報答郜秀蘭的養育之恩,楊慧和兒子決定為守寡一生、功德無量的郜秀蘭立坊紀念。當時道光皇帝聽了郜秀蘭故事後深為感動,遂於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批文准許楊家為郜秀蘭立坊,時至今日,郜秀蘭為楊蘭節孝守寡的故事仍在當地流傳。楊家當初為其立下的牌坊更是吸引了一撥又一撥人前去參觀。

    楊家當時的房屋至今猶存

    在郜氏牌坊北邊二十余米處,至今還有一座一進三式的房宅。今年60多歲的邢溝村村民陳小順居住在距離牌坊不遠處,他說,解放後,楊家所有房屋和土地全部易主。後來為了生活方便,新主人將每棟房屋重新開了門。盡管如此,房屋的構造依然如初。記者看到,這些房屋的牆壁為青磚構造,用料與其他房屋大不相同,如房屋檩條幾乎全是雙用,每根椽子更是方方正正。在第三排房屋的西風道處,留有一扇小門,陳小順說,這個小門叫後門,是關鍵時刻的逃生通道。

    “原來牌坊前邊還有一棟全木架結構的房屋,上邊宣統年間書寫的‘履中’兩字還十分清晰。”5月31日上午,在魯山縣教體局工作的孫镱光告訴記者,5年前他參觀該牌坊時,牌坊前面有一對雕刻精致的石獅子,旁邊還有一座辘轳井,據說也是楊家當時建造的井。後來孫镱光再去參觀時,門框上寫有“履中”的房屋全被拆了,辘轳井也沒了。

    “履中就是步履中正的意思,因為楊蘭父親楊天錫是當時有名的大善人,為人處事剛正不阿,深受人們愛戴。”楊朝山說,遺憾的是缺乏歷史保護,該座牌坊和當初的老式房屋面臨消失的結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