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小橋流水杏花天 皖南渣濟古村

小橋流水杏花天 皖南渣濟古村

日期:2016/12/14 13:04:0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村落

    渣濟古村落位於皖南泾縣城西60公裡處,南宋到元朝時,渣濟形成一定的規模,明朝時發展到鼎盛時期,清朝時基本保持了原來的興旺發達。查濟人“以商賈起家,而以詩書傳後”。是渣村、濟陽兩個村子的合稱,有古詩寫到:“十裡查村九裡煙,三溪匯流萬戶間;祠廟亭台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渣濟村作為一個徽州古鎮的代表逐漸為人所知,她或許會成為你一直在尋找的歸隱之地。

    渣濟村

    史詩般的畫面

    渣濟所在的泾縣屬於宣城市,到達泾縣之後可以在短途汽車站坐直接到渣濟的巴士。沿途的風景有種電影《指環王》的既視感,還是3D版的,當青山綠水在車子拐過一個接近180度的彎道之後出現時,仿佛那首《MayItBe》又在耳邊響起,猶如史詩般的畫面感。飽滿的色彩又顯得不那麼真實,雖然沒有在碧波上泛舟,卻依舊像是在畫卷中穿梭,任由車窗外的氣流掠過面龐,呼吸寶貴的清新的空氣。

古村落


    在皖南任何地方旅行都沒有不登山的道理,“無限風光在險峰”,登高望遠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吧,你看東方明珠小蠻腰總能吸引到游客登頂。雖然沒有摩天大廈,但天然的地形環境就足夠讓你一飽眼福。這裡的山不算高但連綿起伏也頗具氣勢,遠近高低也呈現出色彩漸變的美感來。站在高處俯瞰渣濟村,尋找來時的路和居住的那戶人家,日落西山時星星點點的燈光沿著小河呈現帶狀分布,像是天上銀河的倒影。

    離開村子不遠處是農田,田的另一邊是山石,中間的道路寬闊而整潔,看不到機動車輛的痕跡,聽不到嘈雜的鳴笛和引擎聲。這時候不妨騎著自行車不顧一切向前,好像擁有整個世界……

    農家廚房尋鍋巴

    村子的開發較晚,還沒有多少商業氣息,不過也有些人家都做起了農家樂的生意。我們預定了村口的家庭旅館,是個四合院的樣式,有三面都是客房一面是餐廳,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天井裡曬太陽。餐廳裡的木質長條凳、八仙桌,甚至是倚在牆角的耙子和竹筐,都是典型的徽州古民居的內飾,讓我想起了許久未回去的鄉下。同行的朋友們都已坐定等著渣濟之旅的第一頓飯。趁著還沒上菜,我和幾個小伙伴溜到廚房,我們還記得這連炕灶台上做的飯能在鍋底結上厚厚的一層鍋巴呢,忙活著的廚娘見到我們的模樣就笑了,嘿嘿,心照不宣。

古村落


    飯後散步到溪邊,溪邊有位浣洗的婦女,婦女用棒槌敲打衣裳,衣裳中滋出的皂水順著溪水向下流去。小溪清可見底,倒映著岸邊的綠色植被。村裡很難看到年輕人,老人們坐在門檻邊上或閒聊或做活,若有人前去參觀也不多說,據說不少房屋已被外人以高價買下來。

    來這裡的游客都會在村子裡住上幾天,多是學習美術的學生、攝影發燒友,也有自駕游的中年人,沒有咖啡館也不見旅游團,大多數時間裡,大家都是在安靜地聊天、發呆、閒逛打發時間。

    “藝術作坊”慢生活

    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渣濟河兩岸的明清民居古建築群,綿延lO裡。歷史上的渣濟有108座橋梁,108座祠堂和108座廟宇,而時至今日,歷經百年的風雨滄桑,雖不復有往日風采,仍存有明代建築80處,清代建築109處,紅樓、天申、麟趾等30余座石橋和10余座祠堂、廟宇。雖歷經風雨,漸顯頹唐,甚至許多房屋只余下斷壁殘垣,但這些鱗次栉比的民居都雕梁畫棟、翹角飛檐,哪怕隨處可見的門窗扇格、廳堂柱礎也都精雕細琢,仍能讓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輝煌。還未得到開發的渣濟,使其最原始自然的狀態得以保存。這裡多古橋、古巷,還有據說是全國古村落中最長的石板路。黑格爾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細雨過後的渣濟村,別有一番詩的節奏感,有人想起了那首戴望舒的名作“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古村落


    白天的渣濟更像一個藝術作坊,隨處可見端著調色板或相機的畫家和攝影師們,他們的神情像極了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取景框就是他們的顯微鏡,虔誠的教徒一般專注,仿佛一個偉大的科學發現就將在此誕生。走過他們的身邊,只有好奇卻不忍打擾。我們也背上相機選擇在清晨出發,這時的村子,霧氣還未散盡,還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潮氣,葉子上的露水微微顫抖。手中古老的機械式單反相機和這村子倒有幾分契合,從選景到調焦只能跟著感覺走,每一張照片都得好好地琢磨琢磨才肯按下快門,成像的效果只有等到膠卷洗出後才能揭曉,一點都急躁不來,這裡有讓人慢下來的魔力。

    渣濟作為古村落的代表,不免要被拿來和那些早已名聲在外的古鎮、水鄉進行比較。我慶幸自己在她不為人知的時候遇見她,好像待字閨中的少女,羞澀又不乏傻氣,她聯系著古與今,就像我們一面渴望摩登又無法擺脫鄉土。但是對於美的理解,從來都不是單調的,這讓我想到了費孝通先生的那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無論繁華喧囂的冷艷美亦或是低調質樸的純真美,對於旅行者如你我,又何必讓自己非要在二者之間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