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爨底下京西的“布達拉宮”

爨底下京西的“布達拉宮”

日期:2016/12/14 18:49:28      編輯:古代建築史

爨底下:京西的“布達拉宮”(圖)

    “沒來過爨底下村的人會感到遺憾,來過了可能會更感覺遺憾”!帶著這句話,再次踏足京西這片神奇的土地.

    爨底下村位居距北京90公裡處的京西古道上,位於京西門頭溝區齋堂鎮,處在群山環抱、清泉繞流的環境中,那融於山坡的村落布局,嚴謹和諧,變化有序。全村坐北面南,依山而建,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建築風格既有江南水鄉窗、樓、室等細節、局部處理上的風韻,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體的氣勢。磚雕、石雕、木雕蘊育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飛檐、石壘的院牆凝重厚實中透著威嚴、恬淡平和中積澱著深厚的文化,被稱為京西的“布達拉宮”。

    爨底下村,是我國保留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爨”字是爨底下村的招牌。“爨”音同“竄”,但也讀“川”。爨底下村居民以“韓”性居多,據考證,村人均是明初山西韓家移民的後代。“爨”意為爐灶,喻指家旺、人旺,也有燒火做飯的意思。家門口,鐘樓上,牆壁,書寫著千姿百態的“爨”字。

    爨底下古山村歷經時代變迂與滄桑,今日雖已失去昔日的輝煌,但那親切近人、充滿自然氣韻和濃郁生活氣息的山村環境依然那麼動人。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風貌、厚拙樸實的山地四合院建築藝術、濃厚的鄉土文化積澱和誘人的山村風光,無不令人陶醉驚歎。

推薦閱讀:

蓋在橋上的房子——福建屏南廊橋

重慶路孔古鎮 武林小鎮的絕學

清代辟邪大銅鏡現身昆明

陝西鹹陽考古發現唐代尼姑墓地

爨底下:京西的“布達拉宮”(圖)


    由於爨底下村的偏僻,她得以躲過了多次“改頭換面”的破壞和“建設”,通過在影壁、牆緣、櫥窗、屋檐下的點點細節,能非常清晰地發現爨底下居然還仍保存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遺存,她記載著古村甚至是映射了整個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不多見的、非常難得的歷史見證。

    爨底下村家家戶戶搞客棧經營,農家菜農家飯,山野菜、柴雞蛋、大南瓜、大土豆端上一桌就敢要你上百元,感覺貴了些;放眼望去,爨底下村四面八方都是蛛網一般的電線,感覺村子現代化大於古樸;門票同城裡的公園差不多,村裡人見到游客就是請到他家吃飯,而不是介紹這裡的人文景觀;村裡的人對觀光客不是很熱情,這些是與古老村落不和諧的方面。但是這些並不影響它的建築藝術、濃厚的鄉土文化和誘人山村風光。

    游完爨底下村後,我的總體感觸是:要是社會學者來這裡搞一下研究,它的價值是相當的大;正如“沒來過爨底下村的人會感到遺憾,來過了可能會更感覺遺憾”!

推薦閱讀:

蓋在橋上的房子——福建屏南廊橋

重慶路孔古鎮 武林小鎮的絕學

清代辟邪大銅鏡現身昆明

陝西鹹陽考古發現唐代尼姑墓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