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許沒有去過路孔,即便去過,也未必真正認識路孔。那青山綠水閃耀著明淨秀麗的色彩,屋宇店堂散發著古老文化的芳香,大街小巷保存著路孔古代勞動人民活動的遺跡和智慧的結晶,這就是已經被評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的路孔。
路孔,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即:一得道高僧真敖尋找風水寶地,因神仙婆婆指點而得名。真敖雲游四海,到了濑溪河(古時叫賴婆溪)一帶,發現這裡山清水秀,林密草深,決定不再雲游,擬擇地建廟。一天真敖徒步幾十裡到了路孔這一帶,正日當午,困倦之時,席地閉目而坐,朦胧中看見一個白發婆婆,牽著一只老虎,拄著拐仗向他走來,口裡念著“路孔連體、路孔連體”。真敖猛然醒悟是高人點拔,便向空合什作謝一番後繼續尋找。突然聽見前方有潺潺之聲音,他便拔開草樹一看,原來是一個洞穴,不知有多深,只聽見水波撞擊之聲。之後又發現五個這樣的涵洞。真敖靈機一閃:六孔、路孔。想必是那神仙婆婆講的是方音。連體也許是說這六孔相通,洞裡有水聲,說不定與溪河相通。為探究六孔是否真的連體,真敖找了些糠殼來,分別從六個洞裡撒進去,不一會兒,果真從河心裡冒出糠殼來了。
真敖想神仙所示就是這裡,忙睜眼打量,果然山鐘靈水毓秀,靈光萦繞,水旁有麋鹿銜花,林間有百鳥朝鳳,清溪淺濑,游魚戲水,一派祥和之氣,果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於是真敖決定建廟於此,廟就是今天濑溪河畔的萬靈寺,而路孔這個地名就因神仙婆婆的方音而流傳開來。
可以說路孔既是一個古鎮,又是一個文化名鎮。諸如二十四個望娘灘、白銀石灘、二郎灘、半邊灘、沙堡灘、女仙橋、妃子橋、濟公橋、大榮橋、朱姑娘成仙等此類的民間神話傳說讓你迷而忘返。
路孔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有著耐人尋味的古樸美。無論是搖著那悠閒的烏蓬船,還是乘著那快捷的小汽車進入路孔,映入眼簾的都是一種古老建築與古老文化的和協美。有詩曰,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路孔卻又是一種古典音樂。
推薦閱讀:
清代辟邪大銅鏡現身昆明
陝西鹹陽考古發現唐代尼姑墓地
玉樹新寨嘉那嘛呢震後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開工
鹹陽首次發現秦代大型貴族墓葬群
路孔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據文物專家測定古鎮全長324米,街寬3.8米,街心2-3米。與大城市相比雖然太小,但不泛一種恬靜的美。由水路而至,青石路面緩緩而上,雖102級街梯,但仍不覺泛力。那246米長,3.5米高的斑駁的石質古城牆,據說築造於清代嘉慶5年。那保存完好的石質獅子門、水巷子城門不能不令人贊歎古人石雕藝術的精湛。漫步於小街,在幾人才能合抱的百年榕樹掩映下,那大青磚、小青瓦、硬山牆、穿斗壁、長板門、吊腳廊、鑲板窗、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石板街、禹王殿等讓你飽覽古老建築悠久的歷史。
古鎮的對岸有萬靈寺、趙家祠、趙家花房四合大院、革命先烈柳乃夫故居等,均屬木結構建築,屋頂多為懸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小青瓦風格;梁架為抬梁、穿斗結構;柱多為園形,直徑35-45公分;柱礎多為抱鼓式、蓮花式、方形、六稜等;紋飾有花鳥、人物、動物、雲紋等深淺浮雕,栩栩如生,具有濃郁的地方建築特色。
歲月如歌,路孔以悠久的歷史培育了許多仁人志士。清道光翰林趙富生、抗日英雄趙宗麟又名柳乃夫、楊谙公夫人原四川省政協委員趙宗楷、早期三峽考察組織者之一趙松森、原國家科委副主任、中科院學部委員、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副組長趙宗燠等,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高級知識分子四十多位,真可謂人傑地靈。
與古鎮相伴的賴溪河更是榮昌文明的河流,兩岸翠竹成林連片,蕩舟於賴溪河可以隱約發現兩岸陡峭的石壁上的一些洞,這就是被人們稱之為蠻子洞的東漢崖墓。據統計,在古鎮的獅子坡、廟兒坡、彎店、胡家灘有崖墓群,公家山、電桿坡有獨墓,星星羅羅一百多。單室墓、雙室墓乘游船觀光低處可入室。沿河兩岸茫茫翠竹和東漢崖墓群以及傳說中的二十四個望娘灘形成特有的歷史景觀。
古鎮下游三華裡處半山崖上,隱隱洞天,梯級而上便是一方佛地“朝陽洞”,又名“潮陽洞”,原為巖墓,後改鑿為石窟,崖面長30米,高4.9米,明代造像3窟,共計36身。朝陽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形成神迷奇觀。山門楹聯“朝陽山水千秋美美美,千洞菩薩萬代靈靈靈”。雖帶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地人們祈求幸福的思想。
路孔地肥水美。水路、公路蜿蜒連著縣城昌元鎮,從古至今以水碼頭著稱。上可逆水行舟至大足龍水,順水匯沱江至泸州入長江,從古至今成為人們交易的中轉站。碧綠、曲折的水域上與保存完好的石質拱橋和平橋相得益彰。著名的“大榮橋”、“濟公橋”位於碼頭處。大榮橋全長116米,寬1.8米,厚0.5米,淺淺地鋪在溪河上,仿佛是一座倒映在水中的白塔,又好似一條銀色的玉帶伸向對岸。橋面兩側均有護橋墩,橋墩上原有龍頭龍尾石雕,可惜現僅存一處龍尾。橋面用巨大石板鋪就,每塊石板重約四五噸,初見者無不驚歎它那堅穩與宏大。橋板上清晰可見歷代人們足跡的踏道印痕,踏痕深處約10公分,深深的足跡述說著路孔歷史的滄桑。
路孔的橋很多,單是濑溪河路孔段便有十幾座,或平或拱,或半平半拱。每當夕陽西下,便是一番“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的漁舟唱晚景象。
當夜幕降臨,路孔又長街寂寂。入夜更是繁星點點,原野如墨。辛勞了一天的路孔人民又進入那周而復始的夢裡水鄉。
有人說,路孔沒有什麼可看的。的確,她沒有大城市的華麗,沒有名山大川的雄偉,有道是“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吃多了大魚大肉,再到路孔品點兒地方的“母豬殼、酸菜肥腸湯、肥鍋肉”不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推薦閱讀:
清代辟邪大銅鏡現身昆明
陝西鹹陽考古發現唐代尼姑墓地
玉樹新寨嘉那嘛呢震後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開工
鹹陽首次發現秦代大型貴族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