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之革命史跡
日期:2016/12/14 18:43:5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大沽口炮台
位於塘沽區海河人海口。始建於明代,清鹹豐八年(1858年)重修。自明代中期便是華北地區海防要塞,京津門戶,至今尚存以“威”、“鎮”、“海”三字命名的3座炮台;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入時,均任此受到重創,它是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抗戰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見證。
呂祖堂
位於紅橋區如意庵大街。始建於明宣德八年(1433年),為永豐屯的祠堂,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改為供奉呂洞賓的道觀。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呂祖堂曾是義和團“乾”字團總壇口,成為當年抗擊八國聯軍的指揮中心。1985年修復後辟為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周恩來在津革命活動舊址
位於四馬路。周恩來青年時代長期在天津學習、生活和從事革命活動,他稱天津為“第二故鄉”。1977年6月將周恩來當年在南開學校讀書時的東樓辟為周恩來同志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紀念館。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
位於楊柳青鎮藥王廟東大街2號,為清術民宅,青磚四合院。天津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曾在此多次召開高級軍事會議,部署作戰方案,指揮作戰,解放了天津。1984年舊址按原貌修復,辟為“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
推薦閱讀:
廣東河源桂山古村
廣東江門良溪古村
哈爾濱的百年老建築
迎恩門城樓 東莞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