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百年長沙海關公廨啟動修繕 曾見證屈辱歷史

百年長沙海關公廨啟動修繕 曾見證屈辱歷史

日期:2016/12/15 0:36:06      編輯:古代建築史


9月18日中午,長沙市橘子洲,維修中的長沙海關公廨舊址。 記者 田超 攝

  
    核心提示

  擁有百年歷史的長沙海關公廨,曾見證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上月開始啟動為期一年的改造施工,明年完工後將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向游客們開放。

   明年游客們進入橘子洲又能多游覽一個景點:長沙海關公廨。從上個月開始,一群工人開始投入修舊如舊改造,盡最大可能展現海關公廨的原風貌。

  修繕人員上月進場

  長沙海關公廨於1911年投入使用,當時由英國人把持,這裡曾是海關官員們辦公住宿場所。由於年久失修,歷經百年滄桑的長沙海關公廨出現基礎下沉、內外主承重牆體多處傾斜開裂的狀況,被鑒定為隨時可能坍塌的最高等級嚴重危房。從上個月開始,施工人員進場對長沙海關公廨做修護維繕。

  古建坐東朝西,是典型的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築風格。牆面陳舊斑駁,側牆甚至出現倒塌。2002年,公廨被評為省級文保單位。

  刨開前坪露出台階

  來自長沙海關的公廨修繕工程負責人介紹,在加固地上兩層、磚木結構的1065平方米公廨時,他們也會對已滅失的380平方米僕人門房進行重建。

  在啟動修繕前,長沙海關多次邀請省內著名文物保護專家,就公廨修繕方案做了反復比較論證。“原來要進長沙海關公廨大門,需先上11級台階,由於橘子洲風景區提質改造時將海關公廨周邊填高了1.6米,導致現在公廨大門與地面平齊,失去了原有風貌。”這名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完整地展現海關公廨風采,他們將采用刨除填土、再在前坪設置下沉緩坡的方法使台階露出地面。

  “按計劃是一年施工完畢,但是工期不是最重要的,海關公廨是古建築,維護起來要做到細之又細。”項目負責人介紹。

  歷史鉤沉

  曾見證屈辱歷史

  “海關公廨二樓門廊上刻有一個壽字,我們猜測一樓門廊對應的地方應該也有字,刮掉一層粉砂層後,果然看到一個福字,福字旁邊還寫有光緒32年長沙關建造。”長沙海關的項目負責人介紹,據此可以推算出長沙海關公廨在1906年開始建造。

  由於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喪失海關自主權,中國海關由1000多名分屬約20個國籍(英籍人員超過一半)的洋員位居要職。長沙在1904年被辟為商埠後,外國殖民者選擇了既具“清寒水氣,蕭疏落木”的寧靜、又可觀“隔江繁燈”的橘子洲作為“安樂窩”,將長沙海關公廨安置於橘子洲中村210號。籌辦長沙海關過程中,“勘地”的是英國人,“埠界及商埠等章程”則是與“日本駐漢領事”商定,“並經日本政府核准”,再“由長沙巡撫與日本領事簽押”,清政府幾無話語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