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家裡的坨坨肉
日期:2016/12/16 20:13:12   編輯:古代建築史
到四川涼山的彝族地區彝家人家裡做客,印象最深的也是最難忘的是吃肉吃了個夠,幾天的肉類攝入量相當於平時一個月的水平。彝家人以吃大塊肉為快事,當地人稱之為坨坨肉。飯桌上常常鮮見蔬菜,整桌都是大塊大塊的豬肉、雞肉或臘肉、臘腸。
坨坨肉顧名思義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著吃,凡豬、牛、羊、雞、鴨、鵝都可以做成坨坨肉。說回頭看看咱們,好不容易才能宰一頭豬啊、牛啊、羊啊的,還把肉切成片、切成絲,甚至剁成肉末。難怪彝族朋友開玩笑說,到你們城市人家裡做客啊,總感覺飯桌上沒見肉肉吃,太沒意思了。
坨坨肉的烹制方法非常的簡單,即是將牛、羊、豬、雞等肉砍成拳頭大小的塊狀,入鍋加水煮熟後撈出,撒以鹽、辣椒面、花椒、蒜泥、穆庫即成。
坨坨肉可說是彝族人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了,這也許就是彝族人長年原生態生活的寫照吧,如今,彝家人的坨坨肉已成為接待賓客時首推的特色佳肴。
來到彝族人的家裡吃著坨坨肉,喝著火把液,美食美酒和著彝族山歌,總能讓遠方的客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