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文化|什麼是精捨,什麼叫支提?
日期:2016/12/15 0:35:41   編輯:古代建築史佛書《宏明集·廣宏明集》講述了精捨與支提兩個概念,精捨梵語稱為(VINARA),又名叫僧伽豆,英語稱僧院。精捨開始的時候作為僧人講道場所,後來就作為僧人長住的地方,其後逐步地設置佛像,就像佛寺了。今天以印度的精捨來看,以石窟寺為最多,其平面布局,中間作殿堂,四周有僧捨,並非石窟。例如那爛陀精捨,精捨至今已成為廢墟了,中國的唐玄奘即在那爛陀留學。那種精捨實際上就是佛寺,傳到中國後,主要是與中國固有的院落式房屋布局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寺廟了,所以說精捨和寺院是一回事。支提,梵語也叫作招提。支提均為依山開鑿,其平面布局中為正堂,左右為道廊,以石柱兩列分間,中間為佛塔。在中國,北魏風行一時的石窟就是仿印度支提而開鑿的石窟,以雲崗、天龍山、龍門、敦煌為代表。其中一室,中間有柱,柱即做塔狀,這就叫支提。我們常言所說的支提,即是這個樣子,我們可以在中國的石窟中部看到。用簡單的話說,精捨就是佛寺,支提就是石窟裡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