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文物 300年來首次運下山

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文物 300年來首次運下山

日期:2016/12/14 9:43:56      編輯:古代建築史

    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當家頭目包基成(抱陶壺者)說,祖先留下的古陶壺,從未離開過頭目家屋,送往山下展出是頭一回。
    據台灣媒體報道,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頭目家屋,珍藏著百件魯凱族珍貴古文物,昨天首次運下山,將在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園區展出兩個月,族人特別舉行“古文物離厝儀式”。

    據報道,300年來古文物從未離開家屋,“離厝”堪稱部落大事,族人一早在頭目家屋外升火,預備牲禮豬只,婦女吟唱古調。阿禮部落當家頭目包基成說,“古文物只是暫時離開,要讓所有人知道,阿禮部落還活著,正走出災後困境”,也要表達族人的感恩與敬意。

    阿禮部落位於海拔1300公尺,據文獻記載,已有800年歷史;“八八風災”後成為受災區,遷村到山下的長治百合園區,只留部分族人看守頭目家屋,昨天數十名族人專程返鄉參與儀式。

    在眾人不捨中,耆老口述起甕禱詞,阿禮部落村長唐輝次、耆老包榮福,搬動家屋內最重要古陶壺,兩人接力將古陶壺移交到包基成手中,接著頭目家族、長老等依序觸摸古陶壺,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園區局長锺興華等人也受邀觸摸。

    儀式結束後,族人一起跳著團圓舞,場面熱鬧。包基成說,古陶壺是阿禮與大武部落、萬山部落結盟主要信物,當家頭目有保護責任,祈福禱告後才能搬移參展。部落耆老說,頭目家的文物,不是個人私藏骨董,是部落的公共財。

    據悉,台灣少數民族文化園區策展的“雲端上的家”,6月23日到8月26日展出阿禮部落古文物,包括傳統獵人文物、陶壺、古琉璃、巫師祭祀器皿、荷蘭及“日據時代”的遺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