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建築—名人故居;尋訪(下)
日期:2016/12/15 0:29:26   編輯:古代建築史
都錦生故居
都錦生生於西湖茅家埠。這裡原來是外鄉人經水路去靈隱寺進香停船的埠頭。岸上茶坊酒肆林立。都家的宅院一面依山、一面傍湖,有著幾多傳奇與輝煌、血淚與悲怆。西湖水鄉的自然風光讓都錦生十分著迷。他癡迷於畫西湖風景、攝西湖風景、剪西湖風景。平湖秋月、雲棲竹徑、蘇堤春曉、三潭印月……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地址:茅家埠
公車:27路
常春恆故居
曲院風荷御碑亭東側,有一幢灰牆紅瓦、尖頂陡坡的假三層西班牙風格洋房。這幢洋房有五個陽台,用於從各個季節、各個時段、各個角度觀賞西湖的晴湖、雨湖、雪湖、夜湖,小花園右側還有私家游船碼頭。這就是“常宅”,耗資黃金400兩,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建成。“常宅”的主人常春恆,是清末民初上海有名的京劇南派演員。
地址:蘇堤跨虹橋
公車:7路,118路
夏衍故居
建於清末民初,屬中式平房,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於此。現為陳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原名八詠堂,為五開間七進深院落,為夏衍誕生至青少年時代的活動地,現經擴建,占地一千兩百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名居式樣。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
地址:慶春門外嚴家弄50號
公車:20路、64路、86路
郁達夫故居
——————
風雨茅廬
建於30年代,屬中式花園別墅,位於大學路場官弄63號,原為著名作家郁達夫私宅,雅稱“風雨茅廬”,後為民居,現為辦公場所。郁達夫曾在作品中多次提及“風雨茅廬”,在這裡,他不僅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還與妻子王映霞留下了一段美好回憶,(9月初對外開放)。
地址:大學路場官弄63號
公車:29路、30路、40路
章太炎故居
建於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太炎故居坐北朝南,面水臨街,是一個前後四進加一過道的大宅院。前三進為太平天國之前章太炎曾祖父所建,最後一進樓房建於民國初年。院內由前廳、正廳、臥室、書房、廚房及天井等組成。“扶雅堂”的漏窗,後屋的“牛腿”,正廳的木飾,雕嵌鑲飾技藝精湛,锼镂剔繪巧奪天工。章太炎故居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地址:倉前塘路59號
公車:349路、350路
梁詩正故居
梁詩正故居建於清末,屬中式宅院,原為清代大學士梁詩正私宅,乾隆皇帝御賜。梁宅為多進大院,有廳堂十幾個,房百余間。建築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分東西兩條軸線,建築用材講究。是杭州現存規模較大的宅邸建築。尤其是宅子裡的磚雕古刻精美雅致,保存完好,為杭城古宅之一。
地址:南山路清波門
公車:102路、118路
於謙故居
故居建築格局呈長方形,內分三個院落。第一院落上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寫的《石灰吟》詩碑,詩碑下方植牡丹樹叢。第二院落以“忠肅堂”(“忠肅”為於謙谥號)為主體建築,堂前有照壁,西側有“於氏古井”、一長方形憐忠祠石碑和於謙臥室等房捨數楹。第三院落有琴台與扇形半亭“思賢亭”傍池而立,池邊牆上有一於謙遺像石碑。
地址:清河坊祠堂巷42號
公車:24路、30路、38路
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生於中國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是杭州最早的外國傳教士住宅,主體建築占地面積239.4平方米,現為省級文保單位,由杭州名人紀念館管理。故居上下二層共有正房8間,樓下4間恢復了起居室、辦公室兼書房、餐廳、臥室。在室內裝飾上,力圖再現19世紀美國傳教士的生活特點。
地址:耶稣堂弄1-3號
公車:219路、207路
胡雪巖故居
豪宅工程歷時3年,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又頗具西方建築風格的美輪美奂的宅第,整個建築南北長東西寬,占地面積10.8畝,建築面積5815平方米。故居無論是從建築還是到室內家具的陳設,用料之考究,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胡雪巖故居的素牆也是非常地道的,近十米高,長約一百米,是標准的風火牆,用來防風、防火,成為大宅的另一道標志。
地址:元寶路18號
公車:822路
陳端生故居
——————
勾山樵捨
乾隆年間才女陳端生的故居。兩百多年前,18歲的陳端生寫下長篇彈詞《再生緣》,陳寅恪譽之為“彈詞中第一部書”。孟麗君女扮男裝的故事,在江南家喻戶曉。現在句山樵捨院內的那座青磚樓台已非當年舊物。僅存的門樓造型優美,郭沫若先生曾特意去探尋過句山樵捨,並賦詩曰:“莺歸余柳浪,雁過勝松風。樵捨句山在,伊人不可逢”。
地址:河坊街556號
公車:25路
(來源:新浪“走杭州”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