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清東陵景區於2012年9月26日至10月26日期間舉辦首屆金秋旅游節,並已於北京、天津、唐山三地舉行了發布會。本次旅游節的重要環節,就是發布清東陵金秋十景,並舉辦專題攝影展。 清東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景區、河北省龍頭景區,除豐富的人文遺產外,還具有迷人的觀光魅力。經過國內旅游專家、藝術家以及廣大游客的參與,清東陵景區評選出了金秋十景,並經過國內一流攝影家劉滿倉、高景生、張建國、翟小勇等人的拍攝完美呈現。
據悉,本次旅游節還將舉辦清東陵滿族飲食文化節、清東陵周邊農特產展銷以及滿清祭祖大典表演等項目,得到了國內外游客的廣泛關注。
第一景:龍湖秋色

龍門湖,清東陵之風水湖也。經雲:有山無水莫尋龍。龍門湖作為清東陵金鎖玉關之要塞,按照九宮八卦所排列,深富易理,盡得中國堪輿學之妙。 秋風乍起,一波寒潭蕩秋水,兩行孤雁鳴長空。秋水粼粼之中,一片靜美,無限詩意。
第二景:鳳落昭西

昭西陵是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位於清東陵大紅門外東側。建於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莊文皇後入葬地宮。昭西陵是清王朝皇後陵中級別最高的陵寢。夕陽西下之時,昭西陵如一位安靜的母親,久經風霜洗禮而又寬厚祥和,在日落之中無限慈悲。
第三景:石坊流雲

石牌坊是清東陵的地標建築,也是清東陵的總門戶。石牌坊面闊九丈九尺,橫列五間,取九五至尊之意。大石坊全部以石料仿木材卯榫而建,巧奪天工,歎為觀止。數百年來,大石坊屹立乾坤,望青山、觀流雲,感歎造化多變;聽悲歡、說離合,看盡人間冷暖。
第四景:神像聽松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生前北面為王,龍威天下;崩後威震三界,統帥石靈。孝陵的神道石像生,代表了中國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凝結了無數石雕匠師的畢生心血。夕陽西下,石像生守護著主人,看那文臣武將的微笑?感染多少生靈。
第五景:龍鳳霞光

龍鳳門,又稱棂星門,有天門、龍門、文曲星門之意。古代用此門祈求風調雨順、文脈昌隆。跨過龍鳳門,成龍成鳳,霞光籠罩下的龍鳳門,金碧輝煌,一派皇家氣象。
第六景:平步青雲

平步青雲橋,七孔橋之吉稱也。此橋兩側裝有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又稱此為“五音橋”。橋身全部裝飾以彩雲、寶瓶,取平步青雲之雅意。一座橋,一段歷史。多少達官顯貴從這座橋上走向仕途、位極人臣,不可勝數。
第七景:金殿生輝

清東陵之最奢華者,非慈禧陵莫屬。憶當時之西太後,國家之將亡也,置天下蒼生性命於不顧,而傾國力大修陵園,可謂靡費之極。慈禧的金殿,無論在何時都是最大的看點。黃花梨為木構架,黃金為裝飾,留下永恆奢華。
第八景:香飄瑤池

乾隆皇帝四十余位後妃中,有一位最富傳奇色彩,即是香妃。番邦女子,千裡遠嫁,埋葬異鄉,堪比大漢之王昭君。望家鄉,去路遠,永別鄉土柔情斷,關山阻隔兩心懸。一縷香魂離竅去,兩抔黃土掩屍身,嗚呼哀哉,真可謂百代柔情、千古傷心。
第九景:地宮佛光

十全老人,文雅皇帝,駕崩之後棲身地下佛堂。一座地宮,仿佛一座佛教藝術寶庫,綻放佛光。無論是八大菩薩,還是四大金剛,其雕琢之精美、造像之生動,妙相之莊嚴,足以垂青千古,流芳萬世。
第十景:穹碑耀日
千古一帝,康熙王朝,功績永載歷史。兩片殘碑,記載著這位皇帝一生的風雨。少年智擒鳌拜、鏖戰平定三藩,北方遏制沙俄、南方收復台灣。其功勳卓著,罄雙碑焉能盡載?俱往矣,數風流人數,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