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貴陽浮玉橋

貴陽浮玉橋

日期:2016/12/14 18:33:3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浮玉橋

    貴陽城內最長的橋是浮玉橋,全長92米,甲秀樓就在橋中鳌矶石上。康熙《貴州通志》記載:“浮玉橋,在府城南堤,所謂‘鳌矶浮玉’是也。”橋上有亭名涵碧。浮玉橋在建造上有其精湛的工藝和造型美。近四百年來,經歷貴陽大小洪水的沖擊,特別是1996年的特大洪水,上游河濱公園橋被沖斷,下游水口寺橋被沖垮,而它仍屹立江流中,我們不得不折服造橋者的高超建築設計和技藝。

    浮玉橋的傳說

    浮玉橋連接南明河兩岸,原先的浮玉橋,為9孔石橋,橋長約為100米,後因臨河修路,填埋兩孔,還剩七孔,全場92米,寬七米。

    因橋像一條玉帶浮於水面,故稱浮玉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