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鎮申遺】黎裡,一個行走在申遺路上的江南古鎮

【古鎮申遺】黎裡,一個行走在申遺路上的江南古鎮

日期:2016/12/15 0:15:25      編輯:古代建築史

 

 

2015年年初,黎裡加入“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隊伍。按照世界遺產申報規程和國家文物局部署要求,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辦公室於2016年底將申遺文本正式上報國家文物局,力爭2019年提交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

 

所以說今年是黎裡古鎮推進江南水鄉聯合申遺工作重要的一年,古鎮管委會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的重要論述精神,聯合旅游公司、柳亞子紀念館等多部門將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參與的宣傳活動,進一步宣傳好、保護好、利用好古鎮的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申遺工作知曉度,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古鎮申遺工作的濃厚氛圍。

 

行動起來吧,為黎裡古鎮申遺的順利開展,做一個有心人,熱心人,“申遺沒有旁觀者,你我都是踐行人。”保護好身邊的文物,傳承好古鎮文化,齊心協力將黎裡古鎮打造成為蘇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又一張靓麗名片。

 

 

 

一個行走在申遺路上的江南古鎮

 

 

新聞鏈接:黎裡在唐朝成村,北宋時形成東西兩個相當規模的村落,公元1127年,趙宋南渡,黎裡人口激增,升格成為集市,明成化、弘治年間,成為吳江縣巨鎮。

清代,黎裡鎮排定了“周陳李蒯汝陸徐蔡”八大姓,每個姓都有庭院深深的住宅,一般在五進至六進,最多達九進。全鎮至今保留弄堂115條,其中暗弄堂90條,超過百米的11條,有明暗並列的雙弄,有兩條暗弄相並的雙弄,更有子母弄和三岔式的弄中弄,堪稱江南古鎮之最。

黎裡的古市河長1906米,古駁岸3812米。市河上橫跨有12座古橋,其中原汁原味的8座。河埠頭256座,河埠和駁岸上,分布著254顆纜船石。

黎裡有各級文保單位28處。柳亞子舊居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鴻壽堂、洛雅草堂為江蘇省重點文保單位,還有徐達源故居等市保市控單位26處。

黎裡還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和眾多名人,入選“江南水鄉古鎮”申遺,這也意味著黎裡古鎮的保護開發,不僅是黎裡和吳江人的使命和責任,現在提高到世界的層面來保護歷史,這對黎裡古鎮的保護開發,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來源:微信號黎裡古鎮旅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