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泸州老城牆的前世今生

泸州老城牆的前世今生

日期:2016/12/14 18:44:49      編輯:古代建築史

龍透關古城牆

龍透關古城牆

    古有江陽,今有泸州。夏商時期,泸州隸屬梁州之域,西漢時期,正式設置江陽縣,至西漢,置江陽郡,泸州在歷史長河中扮演著它自有的角色。“鐵打的泸州,火燒的重慶”,南宋時期,老泸州“神臂城”名揚天下,然而在現今江陽區泸州城區的城牆,除少數還保存較為完整之外,可以說剩下的只是些殘垣斷壁,早已經沒有往日的風采,歷經歲月的滄桑過後,只殘留著濃烈的歷史氣息。

    “泸州城垣”全長1088.1米

    昨日上午,記者前去尋找被鋼鐵水泥建築所包圍的古老城牆,從凝光門到枇杷溝,沿江而建的泸州城牆包圍著中心半島,確為長江邊上的一道美景。然而時過境遷,泸州城牆早已變得殘破不堪,殘留至今的城牆稱為“泸州城垣”,“泸州城垣”位於江陽區城區,現存東、北、西三段城垣。其中東城垣包括凝光門、仁和城垣、會津城垣三段,北城垣包括三聖城垣、大北街城垣、小北街城垣三段,西城垣僅存枇杷溝城垣。現存城垣總長1088.1米,主要為明代所建,以青砂條石壘砌為主,除因局部自然風化、附著植物破壞外,保存基本完整。

    泸州城垣屬“古建築”類別中古城、堡寨遺址,是記錄自宋以來泸州城市發展建設重要載體,是泸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文物,具較高歷史、科學和人文價值。1992年,市政府將“泸州城垣”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省政府將“泸州城垣”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凝光門

凝光門

    泸州城垣凝光門至今發揮著作用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凝光門,作為“泸州城垣”中至今還發揮作用的一處老城牆,關於凝光門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述說。今年80歲的雍國華住在凝光門附近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他說:“從我記事以來,凝光門就屹立如今,至於凝光門稱呼的來歷,我聽老一輩的人說‘當時還未修新馬路,晚上站在凝光門城樓上東望月光照耀的風平浪靜的長江,江水看起來像凝結成一塊大明鏡一樣’,因而有凝光門的稱呼。如今凝光門早已沒有往日的風采,被高樓大廈包圍,更沒有當年登高望遠的氣概。”記者看見,凝光門雖然已經沒有當年的輝煌,但橋下橋上依舊可以通車,她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夏天人們乘涼的好去處。

    今年已經77歲的宋祖銀說:“1954年,我住到凝光門以來,除了逐漸變高的樓房,沒有太多變化,凝光門是泸州建設發展的見證者。”歷經風風雨雨的凝光門至今屹立不倒,記者在感歎當年修建工藝精湛的同時,也為“泸州城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遭受到破壞而感到些許不安。

會津城垣古城牆

會津城垣古城牆

仁和城垣古城牆

仁和城垣古城牆

    會津、仁和城垣城中小巷亟待保護

    行走在會津、仁和城垣,映入眼簾的是一堵帶著歷史滄桑感的老城牆。

    張登雲是大北街社區一名普通的清潔工,來泸州十年就當了十年的租房客,而他租住的房子就緊挨著會津城垣,對於會津、仁和城垣他再熟悉不過了。“這兩端老城牆在我看來沒有特殊的地方,但作為歷史古跡,現在被破壞得比較嚴重,許多人把住房修建在老城牆上,把城牆分割成為一段一段。”張登雲說。記者看見,會津、仁和城垣處的路面上有的地方已經變得凹凸不平,下水道也出現堵塞,老城牆附近公共設施缺乏,城牆亟待保護。

推薦閱讀:

雲南光尊寺的前世今生

福建崇仁古村

中國皇家禅林·四川廣德寺

存留在黃河上游的貴德古城

 

三聖城垣古城牆

三聖城垣古城牆

三聖城垣古城牆

三聖城垣古城牆

    三聖、大小北街城垣踏在腳下的老城牆

    58歲的彭光顯已經退休,在大北街經營一家小賣部,談起泸州的老城牆,他說得頭頭是道。彭光顯說:“年輕時,我是一名郵遞員,以前沒有摩托車,每天騎著一輛自信車大街小巷到處送信,對於泸州的老城牆非常熟悉,但這幾十年過去,城市變化很大,對於泸州老地名至今所在的准確位置我也記不清了。”在彭光顯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三聖、大小北街三段老城牆,但走過去卻沒有會津、仁和城垣的風景,稍一打聽才知道,老城牆原來就在腳下。記者看見,這三段老城牆只有一面露在外面,另一面已經被修建的住房所遮擋,稍不注意則會與老城牆擦肩而過。

    58歲的彭光顯已經退休,在大北街經營一家小賣部,談起泸州的老城牆,他說得頭頭是道。彭光顯說:“年輕時,我是一名郵遞員,以前沒有摩托車,每天騎著一輛自信車大街小巷到處送信,對於泸州的老城牆非常熟悉,但這幾十年過去,城市變化很大,對於泸州老地名至今所在的准確位置我也記不清了。”在彭光顯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三聖、大小北街三段老城牆,但走過去卻沒有會津、仁和城垣的風景,稍一打聽才知道,老城牆原來就在腳下。記者看見,這三段老城牆只有一面露在外面,另一面已經被修建的住房所遮擋,稍不注意則會與老城牆擦肩而過。

枇杷溝古城牆

枇杷溝古城牆

    枇杷溝城垣歷史的見證者

    沿著一條曲徑通幽的石板路,穿過一座座小瓦房,枇杷溝城垣躍然出現在眼前,至今保存較為完好。“枇杷溝變化不是很大,新修建了很多房子,老城牆卻始終保存完好,沒有發生重大的改變,只有一處城門被拆掉,使城牆變得不再完整。對枇杷溝的居民來說,早已習慣了它的存在,而我認為,城牆就是一個城市歷史的見證者。”77歲的李文清說。沿著枇杷溝城垣下面的青石板路,一路聽見枇杷溝城牆邊的居民在唠家常,忘卻了城市的喧囂。

推薦閱讀:

雲南光尊寺的前世今生

福建崇仁古村

中國皇家禅林·四川廣德寺

存留在黃河上游的貴德古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