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規矩
日期:2016/12/14 22:04:13   編輯:古代建築史2008-12-31
R`e6cQ"J o_0中國古建築營造網m2S'C|9kI!}M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email protected]^%{*P1wn]7K現代佛教建築空間的探索(一)中國古建築營造網7[4~H8b0N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s/L9NQX+G)jGy以養慧學為例
Vj)tB}[3i&y5VI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nXM0S rUW}佛教建築除具有一般建築的普遍性外,更具有其宗教精神與信仰情感的獨特性,中國歷史文化背景深深影響著中國佛寺的營造法則,但是時代更替演變,現今營建佛教建築是否仍要依循古法或該因應時代而突破?
{Q%x DL-F]?Vbm.j0"?"Pca p2]VC3{5|0?0養慧學苑是香光尼僧團設於台中推動佛教教育的中心,其在風格上掌握佛教「教育的特性」是以發展教育文化志業的學院式的型態為主;而在形式語匯及象征意義上嘗試跳脫傳統概念,試著呼應現時代文化與努力回歸佛教「平等」、「內省」、「樸實」的精神,營建一座現代佛教建築的試驗。以下試分四部分說明:
)n-M5PtV!g8Q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J6Vv @rNI!a+g1j一、建築、佛教建築的省思:試論我們對建築、佛教建築的基本想法。
:|p Sl3S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n8x\G ul t二、從高雄紫竹林精捨到台中養慧學苑:試就二者的比較說明突破傳統的歷程。
~V$D3[D;w!P5p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a"N~6Q0K [:Z%r三、養慧學苑與社區的互動:另就養慧學苑與社區互動現況作一整理。中國古建築營造網$A0vG AF#N~8e#omY
2};]^)Z U\0四、專業之間的合作模式:最後再就與建築師合作、互動歷程作一簡介。中國古建築營造網Du&Q/O8wz:h%K+Sa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e.M^*_bl^$s7M:\U1q
建築、佛教建築的省思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c?0~K,WJhj
淺談建築
B+d7g1Re3f0"Xg,H.I]~c(UI k0◎詳擬規劃參與設計 :基本上,我們認為一棟建築物的營建是一種創造空間的過程,而空間又會直接影響到活動在其中的人,因而建築規劃設計是極其重要。規劃過程,如何厘清風格理念及使用機能是主要課題,未明確使用機能將造成資源耗損浪費,尤以佛寺建築,所有資源來自十方,皆是信施心血,更要以惜福慎重的心情處理。另在設計上是要能與時代文化相呼應。中國古建築營造網9kYSz!hs{ U6Y'V
YIQ7rK VE0◎注重施工品質 :設計的成功端賴施工品質展現出來,施工品質是一種敬業的表現,而敬業就展現在施工時干淨俐落、平整,是直線就是直線。就因為這樣,相對於施工品質我們的要求也就有時顯得有點過份,如今仔細地回顧整過營建過程裡,一再地要求施工單位作調整修正,剛開始會讓人覺得有一點苛求,但是慢慢地經過真誠溝通後,廠商也認同這是一個突破自己極限的機緣,而樂於嘗試,最後也產生一種參與的欣然愉悅。
-_,f,g t1SN"~-X*fs_7[0B8~IR}| } [fu%r7n&E0◎尊重專業 :一棟建築的完成是藉由各類專業人士共同合作完成,過程中明確責任歸屬,建立相互合作彼此尊重的團隊精神,業主有責任建構並落實溝通模式,有問題、困難須厘清症結且回歸責任單位處理,才能讓各專業之間互成助力而非阻力。
U7@u!e%J.b:I g%r00H%O!{)xaA3t0佛教建築的省思
S:@$u5M)[?MB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T)i*W3JW&F B+F`X佛教建築除具有一般建築的普遍性外,更具有其宗教精神與信仰情感的獨特性,中國歷史文化背景深深影響著中國佛寺的營造法則。但是時代更替演變,現今營建佛教建築仍要依循古法或該有其因應時代的突破。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P0}%k3i:[(Uk&f;n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7Xydjp1G,|uGBqX◎歷史探源 :一千九百多年前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在王朝統領天下的權威思想下,佛教的弘傳不能不藉助皇室權貴的力量,中國第一座佛寺-洛陽的白馬寺便是在東漢明帝協助下創建。爾後中國佛教發展的寺院建築與法事等,更是仿制宮殿型式及皇室儀規來顯示佛教的尊貴與氣勢。
U+b)UNY)bCCAQ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oS2vd@/]f◎蛻變的使命 :佛教的弘傳從權宜接引王室到落實度化平民,從出世思想到入世悲懷,一路行來,到了民主時代,我們開始思維中國佛教建築是否應擺脫象征權威傳統的宮殿式建築,而讓它回歸到一種簡樸無華的大眾空間。因而省思著佛教的演變,為現時代探索一個能與時代對話、切合現代人思想與需要的宗教建築空間,不僅是成了我們僧團的一個概念,更成了我們的一項使命。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a G%e K;n5Xy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M4k.a*HT,M◎理念的開展 : 所以,當本僧團開始要建造第一座佛寺-紫竹林精捨時,我們認為以現代營造工法去重建木結構式建築確實有困難,而且不符經濟效能;而如何運用現代材料呈現樸實的內涵更勝於裝飾性的雕琢;探討合於現時代機能需求更重於遵循中軸對稱規制;一個真正令人感動的、寧靜的無華空間應比一座琉璃飛檐的殿堂更能成為心靈的依歸處。中國古建築營造網?$E&@M+o[}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zB-h lQ~/o◎時代的映現 :正如我們的上人悟因法師所說:「個人以為,宗教建築不應完全抄襲傳統,應該要放入時代的精神與意義。每一項宗教的藝術品,包括建築,都要反應時代人心的需求、渴望,及對宗教的想法與向往。」如何用現代的材質、現代的意念來符合現代人的宗教需求,並加以現代诠釋,正是紫竹林精捨想要完成的。中國古建築營造網+r:R5J7A @y r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4s jI從高雄紫竹林精捨到台中養慧學苑
B7f Np_W2M ? f0+z\1CA;L;x%N9LL0傳統與現代中國古建築營造網~Qyf?'O L
:l'{0n$zC8cB0因此,從民國七十五年開始設計高雄紫竹林精捨時就希望能夠突破傳統,然限於政府寺廟法令的規定,我們仍保留斜屋頂,但在顏色與形式上,則采用穩重內斂灰黑色系而非華麗的黃紅色彩,並且捨棄一般寺廟建築繁復的斗拱、屋瓦裝飾物等;也嘗試打破中軸為主左右對稱式建築。而在民國八十四年規劃養慧學苑時,我們改以基金會使用名義申請建照,使養慧學苑能有更寬廣的空間嘗試一個更切合現代的佛教建築。中國古建築營造網Ei3gY4Vx^9b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4dg Z:p7wo5Q;FD^y:W因循與創作:養慧學苑與紫竹林精捨在基本配置架構有異曲同工之巧合,前者是以樓層區隔功能配置,配合狹長基地特性而有中庭挑高的處理,以滿足對自然采光的需求及表現佛教內觀修法的意念。而後者因有較寬廣的基地,設計則引用中國進落的觀念,配上佛教「三寶」概念,以前、後庭作為三棟不同功能建物的中介空間。二者的動線同樣安排在入口右側,與其說是依循「右龍為主」的思想,不如說是因應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而設置。中國古建築營造網z.{Bz&p"M(E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Ctow@具象與抽象:台中養慧學苑從開始規劃就希望能以更抽象、更純淨的手法傳達佛教意念,而非以具體的佛教語匯作宗教象征。因此,在規劃發展上已跳脫紫竹林精捨以經典教義闡述設計的模式,而直接用空間變化來表達佛教內涵,期望透過空間自然光影的變化品茗一份屬於空靈的洗禮。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dA RT;b(B'F-_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O"g2A`X2g(o$GX:L小結:對我們而言,一個佛學中心或宗教建築是沒有特定的架構規范必須依循,只要創作設計是合乎時代性,能表現宗教精神特性,能滿足人性渴望及機能需求,我們都願意努力完成[email protected]:P b5K
y.@7D`9Evg0現代佛教建築空間的探索(二)中國古建築營造網Gn)| ^(e^
d)AV2n|Y0養慧學苑與社區的互動
!b0}9T)] SSI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c A+Y8}5b3S G r7JPHe期待的心情:在養慧學苑三年施工期間,由於其外觀與一般佛寺建築大不相同,所以即使常見到法師們在工地出入,路人及鄰居也都還存著疑問,更有人在路旁駐足觀望或私下談論:這裡要蓋的是一棟什麼樣的建築;這棟建築要做什麼,他們一直抱著好奇的心情在等待這棟奇特建築物的完成。同樣地,法師們也在心裡期待著,希望養慧學苑這棟作為佛陀教育中心的建築能早日完成,好讓社區居民一解心中的疑惑,歡歡喜喜地進來瞻禮佛陀,學習佛法。因為建築物的完成等於是一種無言的告白、诠釋。中國古建築營造網CA-R!ZyW
J(CRx@WA)N8g-x0被接受的喜悅:對於這棟突破傳統佛寺建築的完成,確實也曾經令法師們擔心外界的接受程度,每當有人來訪,我們總是要請問他們對養慧學苑建築的感受。大眾普遍的反應都覺得中庭寬敞明亮,在都市建築是很少見的;有人覺得整棟建築讓人感到寧靜、祥和、簡單、莊嚴、清淨,大殿更給人溫馨、親切感;樓梯寬敞很好走,特別是一半的斜坡設計,增加走路的韻律感。而佛教徒則說一般佛寺建築給人的是參拜、許願等神聖的感覺,有時心存問題也不敢與法師們多談,但是養慧學苑從外觀的現代化、開放到內部接納性的服務空間,很像一處文教機構,讓他們覺得這裡隨時都歡迎人進來研習、討論佛法,也就是這份感覺吸引他們想來一探究竟。佛學研讀班的學員們表示這裡的各個空間使用起來動線清楚、舒服、親切、便利,很快地讓人熟悉一切,空間與服務的人是開放互動的,讓人有回到家的感覺。
r`[ H(~8aj0NN u0*nR }$hu4?+O1Ta,v0「好酷、好ㄅㄧㄤ的佛寺」 :現在,漸漸地社區居民們會互相邀約回來參與共修會、上課,每日回來認養維護空間,下午這裡更是居民們散步閒聊的好地方,小孩們經常在一樓的中庭裡玩耍,路人經過必停住腳步瞻禮佛像。他們都說,從外面就能看到佛陀向他們低眉微笑,令人興奮又歡喜,自然吸引著他們走了進來,有一位Y世代的孩子好興奮地說:「這是一間好酷、好ㄅㄧㄤ的佛寺!」中國古建築營造網\`s/TO H/e4I@
ix8s.ma2i'U&s0我們的邀約:落成典禮前,我們在附近的社區挨家挨戶拜訪作社區布教,借機傳遞學苑未來活動的邀約,以及它將提供了禮佛、讀書等空間予社區居民使用的訊息,請他們常常回來分享這個空間、參與這裡的活動。目前,養慧學苑已經開辦二期的佛學研讀班,每周二、三、四、五都有佛學課程在進行,約有二百位左右的學員參與了這個課程,每周一有念佛供修會,另外也不定期舉辦社會文化講座,未來將會成立一個社區圖書館,提供有聲圖書及一般圖書的借閱。
:|OE8|_5}*yt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SF6cj與建築師的合作模式中國古建築營造網+Jpnc.k.[
t3^ee^!w\(cu0學習有效的自我表達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pr7q{Z0N6_?,_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6PlVKs f4Vl;l$b佛教與建築是兩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彼此的語言與思考方式有極大的差異,學習如何溝通是一門活生生的課程,更是開啟彼此智能的歷程。從紫竹林精捨到養慧學苑的學習經驗,我們發現要與建築專業人士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溝通方式。業主應扮演設計理念主導者的角色,將建築功能需求及建築空間要掌握的精神整理表達清楚,讓建築師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建築專業能力,將業主無形、抽象的理念轉化成具體的空間建構。過程裡業主與建築師都要用功的課題是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念構想,這樣自然減少溝通上的障礙。中國古建築營造網)_ t~9el [
:}rj:U~0擬定規劃原則 :養慧學苑的規劃,一開始由寺方擬出了規劃大綱,提出五點設計構想原則:
hu A1d*l.g9_*v04U7`Hme*P#K ]?i0一、須具佛教的宗教建築象征;
0D EG8]SC-N'V ~m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tW#u6hRM二、以樸實、功能為導向;
Bx:cm]5z B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H%UY3FXk]!M三、提供人與人充分互動的空間;
*Vg&twI2ick*\+@'g0R(wu!bk zw0四、現代完整性的外觀,但具莊嚴肅穆的氣氛,能引人心神寧靜;
Y`%iEAdO S3\0*O(O*Q6a:ZX0五、內部具輕松、溫馨的人性空間。
i"fW h\B*Hr0C"A&wM AoS:kS0明確需求 :另外,也提出了空間功能及機能上的種種需求,包含樓層及空間坪數的分配也一一列表說明。當然,也提出一些佛教建築的忌諱,例如方位格局,地板中間線不直對佛像,佛前橫梁避免位於佛的頭頸部位等等。建築師也常提出問題來協助厘清寺方的需求,從規劃設計階段我們定期進行討論直到全部定案,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中國古建築營造網 W \[:p6k};x
gU:ozj&g)Y%gz0交互式的溝通:通常是建築師擬出規劃概要、參考配置方案、立面與剖面圖、空間量表等圖說,加上研究模型與寺方溝通。每逢收到建築師的圖面,我們就會依功能需求及動線的考慮直接在圖面上表達修訂意見,如此不斷地來回溝通、檢討、修正,建築師並不定期的作圖文演示文稿,讓彼此的溝通達到共識協議。這當中我們最常討論的是「什麼最能代表佛教的象征?」建築師曾經嘗試在中庭設計「蓮花池」來象征佛教,但經過寺方提出多次修改意見,最後定案為在白淨地板中鑲佛足,表征這是一處佛教成人教育中心,勉勵學習者「步佛足跡」常隨佛學。
.S.LR7I2_+u8i8l&A2v0 中國古建築營造網)y!UX;l7sdW!b3c3}n坦誠提出疑慮 :另外一個議題是,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初期,寺方多次對於建築外觀的封閉、太嚴肅向建築師提出疑慮,後來,我們發現佛像是最好的說明,讓人們從外面就直接地瞻仰到佛陀的白毫相好,就是佛教最好的象征。就這樣,經過多次討論達成協議,一樓到三樓的開口是全面敞開的,充分表達這棟建築物的開放性及親和力,希望每一個人從現代建築的立面就能很清楚的看到佛像,藉由佛教象征知道這是一座宗教建築空間,於是我們克服了心中最大的疑慮。中國古建築營造網ga:b,bVu
0e$jg[,H0結合裝修工程:還有怎麼樣讓功能需求與裝修工程結合,如大殿光明燈、教室講台黑板,材質的運用,設計的復雜必要性等,都是在設計期間常討論的問題。養慧學苑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在雙方不斷推敲、厘清、確認後,才將空間一一定案勾勒出來。中國古建築營造網K`"eu;pm+S8v
Gsj'Y_A0無盡的感謝:承蒙姚仁喜建築師對此案的重視、關心,給予寺方很大的支持。建造過程只要現場監工、承包商、法師們發現問題,都有項目負責人禹連泉先生補圖說明或親至現場解決,結構工程施工時,每個月與結構技師到場檢驗,驗收後方可灌漿,施工初期定期參與工務會議,並與營造廠以工務通知書來往解說圖面、施工技術的研議、施工圖的確認&&。一開始寺方、建築師、營造廠三面即建立良好的溝通作業模式,大家秉持著共同完成的心願,終於完成了這棟建築。中國古建築營造網jDpq,v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