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蔣國良在日前結束的博物館研討會上介紹說,蘇州開始思考博物館城的建設規劃。
蘇州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尹占群介紹說:“在蘇州地區70余座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的基礎上建成百座博物館的建設工程正在進行,包括以蘇州博物館[微博]和公立博物館為龍頭主體,各類專題博物館為特色,行業博物館、公辦民助博物館、私立博物館相結合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蘇州浒墅關經濟開發區內的東吳博物館以館藏石雕、青瓷、銅鏡等三大系列2000余件文物精品而享譽文博界,其率先開創私人藏品捐贈公辦博物館的模式曾引起國內私人藏家與文博界專家學者們的強烈關注。
東吳博物館館長陳鳳九說:“建設博物館城的概念立意,就是要讓當代多元化、個性化城市品格的美學框架理念服務人文生態,服務文化民生。”
他強調,鼓勵利用民間資本與私人收藏參與博物館城的建設,也是推動文化產業提升質量的一條新路。
西馬博物館就是以“濕地文化”為教育宗旨,史前玉器為主題內容的中學原創校辦博物館。
“中學校園中的文博體驗獨具魅力,通過對‘濕地文化’的研究建構生態文化與城市文明遺產的傳承體系,是博物館城建設形成過程中難能可貴的嘗試。”西馬博物館館長聞一波說。
具有2500余年歷史的蘇州以其“文化名城”美譽伴隨園林、昆曲、評彈、蘇繡、玉雕等“經典秀雅名片”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