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岳西“老房子”散發新魅力

岳西“老房子”散發新魅力

日期:2016/12/14 22:03:34      編輯:古代建築史

藏在岳西深山裡眾多古建築,承載著歲月給它的獨特魅力,近年來,漸漸呈現在進山游客的視野,成為岳西旅游的新看點,巍巍大別山,青山綠水間,洋溢著一份難得厚重的文化氣息———
  “染紅”古建築,旅游的新看點
  岳西縣城北的汪氏宗祠,中央紅軍獨立二師司令部舊址,僅4月份,就接待80多批2000游人參觀。大量參觀者    在舊址內的“中央紅軍獨立二師歷史陳列”和“王步文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前,久久駐足,不願離去。
  今年,岳西縣籌集資金,對位於溫泉鎮的安徽省首任省委書記王步文烈士的故居進行修復保護。該故居建於19世紀末,一期工程投資90萬元,對故居的原貌進行修復,搜集歷史文物文獻布置烈士生平事跡展,對故居周邊環境進行治理。目前,故居修復工程已完成過半,計劃“七一”正式對外開放。屆時,岳西紅色旅游將增新看點。
    借助國家紅色旅游的興起,近幾年,岳西縣加大對境內諸多紅色遺址的保護。省文物保護單位、紅28軍重建舊址涼亭坳汪胡氏宗祠,縣文物保護單位國共“岳西談判”舊址青天鄉汪氏宗祠,縣文物保護單位、紅28軍會議舊址五河鎮蔣氏支祠等一批古建築,因為曾經“染紅”而備受關注,得到有力的保護,是下一步紅色旅游開發的重要資源。
  “紅色游”之外,古民居大放異彩
  在中央紅軍獨立二師司令部舊址———汪氏宗祠,與“紅色游”同樣吸引游客的,是汪氏宗祠精美的古建築本身。這座修建於19世紀末的家族宗祠,建築風格外樸內華,雕飾精美,保存完好,是前清皖西南建築的活標本。4月18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著名考古學家張中培 先生前來參觀時說:“我在大別山地區考察了一些古祠堂、古民居,這是保存的最完好的一個。”
  在佛教禅宗名山司空山腳下的店前古鎮,現在仍然保留著程家老屋、千竹坪老屋、殷家老屋、程家祠堂、店前老街等十多處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它們大多是早清時期建築,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只要把歲月沉澱的閱歷,日月賦予的靈性展現出來,就是一首首凝固的詩歌,散發著迷人的韻味。比如司空山麓的程家老屋,現在還有260多間,外看青磚黛瓦馬頭牆,簡潔粗曠。正面一個大門,兩側各開三道大門,內部結構繁復精巧,雕飾華麗,門廊相連,行走方便,直到現在,還有200多人居住其中,和諧相處,專家稱贊這是“和”文化在古民居中的直接體現。
  2005年以來,岳西縣對全縣的地面文物進行普查,現已普查登記在冊不可移動文物208處。其中,古祠堂44處、古民居72處、古牌坊7處……“岳西眾多古建築形成皖西南體系和特色,是岳西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假以時日,必將大放異彩。”古建築專家、國家一級建築師、安徽建工學院教授翟光逵如許評價。
     保護開發,讓“老房子”散發新魅力
  4月27日,岳西縣文物管理所一批同志,到毛尖山鄉調查古建築。在合寧村龍形組,發現當地村民儲某正在古建築儲氏宗祠旁邊開槽取土,准備建樓房。“已經定好了農歷3月17動工。”儲某說。文管所同志當即向儲某宣傳文物保護法規,並告訴他:“不僅古建築不能動,連它周圍一定范圍內的環境都不能破壞,要保護古建築的原生態環境。”在文管所同志心細說服教育下,儲某決定新樓房遷址建造,把地盤讓給老祠堂。就在今年,當地群眾集資4萬元購買材料,並出工出力,在文物管理部門指導下對儲氏宗祠進行了維修。
  近年來,岳西縣不僅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岳西縣古建築保護辦法》,而且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牽頭、鄉鎮配合、群眾參與的的保護體制和縣鄉村三級保護網絡,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對孫氏宗祠等一批省、縣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局部修繕和維護,對全縣古建築資源進行普查登記,新確定了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對象。
  “岳西境內,古建築星羅棋布,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資源,可以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這些珍貴的資源,結合岳西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推出“古鎮游”、“古祠游”、“民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旅游開發的眼光不能僅僅局限於當前的紅色旅游。”岳西縣有關負責同志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