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設計中的禅意文化
日期:2016/12/15 0:33:51   編輯:古代建築史在中式文化中古建築設計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為炎黃的子孫不僅要把現代的建築文化傳承下去,更要吸收古建築中的營養。實際上大部分的古建築都與禅宗息息相關,在欣賞古建的同時也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那種禅意。
憑欄聽微雨,聽的是一種心境,得到是一種情愫。像聽到一個女子的低吟淺唱,一曲動人的琵琶彈奏,大珠小珠落玉的動人之音,那份素心如雪、冰涼入心、那種美滲透在骨子裡,輕靈而飄逸。懂得隔雨聽禅的人,便有了澄澈空靈之心,寂靜中卻禅意渺渺。
雪中聽禅,雪靜靜飄落在古老的建築屋頂上,那屋檐上孤絕的飛鳥;那雪落枝桠的聲音,一種唯美唯靜的禅意。那湖邊昏黃孤獨的燈光,水面寂靜的回響;冷寂的像暗夜窗棂之下投影的寒梅,影影綽綽,多了幾分寥落之意,聽禅之心便微微地疼了,自然升騰起一股悠遠蕭瑟之美。
畫中聽禅,中國古代文人畫作,很多都是自然山水、花草樹木的長卷,意境優美空靈,多是文人內心自身的寫照,用寫意和抒情向往著一種回歸大自然,平靜卻高雅的生活。草木化身空靈之物,如果隔著柔軟的水去聽,便散發出獨有的清寂之氣,花草籐蔓、鳥雀山石、靜水樓台,以及身邊的萬物,便生生多了一些妙曼之態,枝枝蔓蔓的禅意纏繞綿延而來。
隔著自然的雨煙、薄雪、霧霭去聽古建落雪,隔著雪霰去賞、去聽,心底便滋生出清涼和素淨的禅意,亦能夠聽到天地的喜悅和蒼茫,將內心淡淡的惆怅、淺淺的哀傷寄托在禅靜畫意中。
隔水聽禅,夠透過這些草木、萬物,摒心靜氣,聽得一種靜寂之氣,聽得自己的內心,在心間開成一朵清冽典雅的佛禅蓮花,亦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