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廣西月嶺貞孝牌坊的故事

廣西月嶺貞孝牌坊的故事

日期:2016/12/14 18:40:48      編輯:古代建築史

    位於灌陽縣城北面30公裡的文市鎮月嶺村,是灌陽縣古老文明的村莊,居住著約400多戶人家。祖居為唐氏家族,至今一脈相傳29代無一雜姓,村內古民居始建於明末清初,屬典型的湘南式民居。翻開月嶺村唐氏家譜,唐氏先祖於宋朝理宗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由永州零陵灣復村遷至月嶺定居建村,距今已有769年。月嶺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交通便利,科第不絕,先輩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民族藝術瑰寶——古民居、古牌坊、文昌閣、將軍廟、百歲亭、步月亭、催官塔等古建築。立於村西口的“孝義可風”貞孝牌坊,最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

    牌坊始建於道光年間,相傳本村大戶唐虞琮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兒子叫唐世桐,討了個媳婦史氏,沒想到過後不久,唐世桐就死了,史氏收下胞兄的兒子唐景濤為子,平時愛護備至,悉心教育培養。養子唐景濤學習刻苦,考上舉人後任湖南藍山縣知縣,後又官升二品。為感念母親一生辛勤,報答對己養育之恩,豎立牌坊永志紀念。

    “孝義可風”牌坊造型莊重,設計精美,榫卯相接,錯落參差,栉風沐雨,渾然一體,無論是“二龍戲珠”、“麒麟獻瑞”、“喜報三元”、還是踏祥雲瑞霭的“八仙”、“八寶”,莫不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蘊含了當時眾多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力量,也足見設計者深谙儒家思想,是研究石刻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每天從牌坊下穿過的村民絡繹不絕

每天從牌坊下穿過的村民絡繹不絕

“孝義可風”貞孝牌坊吸引了眾多學者和學生前來尋找靈感和素材

“孝義可風”貞孝牌坊吸引了眾多學者和學生前來尋找靈感和素材

孝義可風”貞孝牌坊蘊含了當時眾多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力量

孝義可風”貞孝牌坊蘊含了當時眾多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力量

“皇恩旌表”,取清代道光皇帝宣宗封唐景濤養母史氏為诰夫人之意

“皇恩旌表”,取清代道光皇帝宣宗封唐景濤養母史氏為诰夫人之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