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平古村有個傳奇“老革命”
日期:2016/12/16 17:47:03   編輯:古代建築拼刺刀嚇走日本兵,搶長洲嚇跑國民黨,搞夜襲拎回睡袋裡的美國大兵
在寺平古村,戴氏一門是湯溪鎮最大的宗族之一。在早先修訂的戴氏宗譜上,戴汝才是寺平古村碩果僅存的“亦”字輩,這讓他成了村上輩分最高的老人,村民都尊稱他為“太公”。今年86歲高齡的戴汝才,在戰斗的歲月裡,從國民黨的普通一兵轉變成解放軍的戰斗組組長,跨過長江,跨過鴨綠江,說起抗日、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的事兒,大有“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豪情。19歲離開寺平古村,參軍入伍的他,直到抗美援朝結束,才回到村上,當上了生產隊隊長。從炮彈底下活過來的人,對人世自然有一種包容的心態,村民告訴我們,幾十年來,從沒有見他跟誰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他的女婿戴志安說:“他是我們村上輩分最高的老人,也是最老的戰士,更是最和氣的老壽星。”
輩分數他最高
參軍算他最早
拼刺刀嚇走日本兵
1945年夏,戴汝才深知國民黨抓壯丁的厲害,為了避免被抓,他反其道而行,准備主動去江西上饒參加國民黨憲兵隊的考試,誰知在途中還是被國民黨某部隊抓了去,在安徽寧國縣關了兩個月,出來被編入步槍排。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仍有一小股滯留在華東地區的日本部隊負隅頑抗,戴汝才所在的步槍排,率先馳援新成縣,當時湧入縣城的日本兵,成了他在戰場上第一次交鋒的對手。戴汝才回憶說:“天黑以後,我們排才進城,在巷道上遇見日本兵,我以為要拼刺刀了,沒想到,拼不了幾下,日本兵已經落荒而逃。”
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不久。戴汝才接到一份家書,信上說,家裡現在有肉有糧,讓他趕緊回去過好日子。當時謠傳蔣介石慶祝生日,澤及江浙,作為出過黃埔軍校將官的寺平古村,也在受賞之列。他從軍隊中偷跑成功,一路跑到蘇北泰興縣,長江橫亘眼前,卻無舟楫可渡。在泰興縣徘徊不定的幾個月裡,他接受了社會主義的洗禮,加入共產黨,當時隸屬於泰興縣區公所轄下的一個中隊。
搶長洲嚇跑國民黨
入黨以後,戴汝才向隊長要槍,隊長告訴他沒槍可發,不過私下向他支了一招,指指他身上穿的軍服說:“你穿這身衣服,還怕繳不到槍?”戴汝才心領神會,仍舊穿著國民黨軍服,前往國民黨設在泰興縣的某駐地,放哨的,見他穿這一身衣服,還以為是自家人。“我問他要槍看看,他笑著說‘我這樣的配槍,還入你的法眼’,槍一到我手上,我就指著他別動,他還以為我開玩笑呢。”
在渡江戰役打響前,戴汝才所在部隊在長江中下游提前進行了一次渡江。戴汝才被任命為戰斗組組長,征用的民船,體型狹長窄小,一艘最多能載十來個人。他們的任務是要占領位於江中的長洲,敵人的火力點配備了一挺重機槍在江面上進行橫掃,所有的小船在船尾都系有一條粗繩,隨時准備後撤。他們的小船當時已經過了半個江面,敵人的火力撲天蓋地,許多小船在回撤途中損失慘重,“我們的連長也被打穿了嘴巴。”戴汝才說,當他覺察到繩子已經在往回拉時,他二話不說,拿起身邊的鐵鍬,一把鏟斷了繩子,士兵們各自拿起身邊的鐵鍬,一路猛劃,搶上長洲灘頭。
湊巧,戴汝才發現對方的重機關槍,正好在他的射程范圍,他手上抱一把榴彈槍,射程150米,他目測數秒鐘,微微地把槍抬高一些,往重機關槍手的上方發射了一枚榴彈,榴彈沒有擊中對方,卻在對方上空爆炸。重機關槍手等人慌作一團,“他們趕緊乘汽艇逃跑,一共三艘,還被我們打掉兩艘。”戴汝才豎起兩個手指說。敵堡被占領,順利攻下長洲,渡江戰役打響後,戴汝才所在的部隊毫不費力地渡過了長江。
活捉睡袋裡的美國大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軍隊改組改編,戴汝才隨軍駐扎上海浦東。朝鮮戰爭爆發以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傳遍了大江南北,戴汝才立馬報名參加抗美援朝。當時,他被編入27軍156團,一路坐火車直到鴨綠江邊,已經是冬天。浩浩蕩蕩地卡車蜿蜒在鴨綠江面上,一直開到朝鮮的新新裡(音譯)。
“美國大兵憑借飛機大炮的優勢,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一個排還沒見上敵人,全部都犧牲了。”戴汝才說。不過新新裡群山連綿,兩峰聳峙,山路崎岖險峻,正是打游擊戰、叢林戰的好地方。志願軍充分利用山形地勢,跟美國大兵繞圈子,白天躲進山,晚上搞夜襲,趁美國大兵以為打了勝仗,晚上慶祝的時候,兵分幾路,“給他們來了個甕中捉鱉”。因為天氣很冷,美國大兵都躲在睡袋裡做夢,一下子被27軍俘獲了2000多人,戴汝才說:“有些睡袋的拉鏈都凍住了,只好連人帶睡袋被我們扛回去。”
與27軍互為犄角的22軍,在迂回包抄美軍時,遭到美軍的反包抄。正在往後撤退的27軍也被美國逼上山頭。戴汝才隨部隊躲到山裡,白天不敢出來找吃的,到了晚上,才出來挖樹根充饑。打破美軍包圍圈之後,戴汝才隨同另外六名傷員被轉移到吉林通化進行療養,隨後,又轉往黑龍江內河。1952年的冬天,戴汝才回到了寺平古村。
愛吃清涼油,愛做豆瓣醬
戴汝才隨共和國一同成長,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但歷史的風雨早已過去。他在寺平古村,住的仍是當年分給他的一座老房子,徽派的磚雕精美非凡,在老房子後面新建了一座,用來當作臥室。平日裡,他優游在村莊上,只是聽別人家長裡短地閒聊,很少插話,偶爾淡淡一笑,兩只眼睛瞇縫起來,和氣團團像個彌陀。
復員回家後,戴汝才在朝鮮戰場上落下的胃病,讓他頗為難受。一個老中醫告訴他多吃黑豆和紅糖,可以治胃病。短短幾年工夫,他吃掉了好幾百斤。胃病緩過來了,又讓他落下一個怪毛病,只要肚子一疼,或者感冒發燒,他就吃清涼油。起初,他的子女們也替他捏一把汗。見他吃過以後,疼痛反而減輕了,也就不攔他。直到現在,戴汝才的屋裡還有清涼油,以備不時之需。
除了吃清涼油,戴汝才還喜歡吃辣椒,更有一手做豆瓣醬的絕活。有人吃過他做的豆瓣醬,甚至願意提一對豬腳來換。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都這個歲數了,還有什麼想頭。”戴汝才做了一個OK的手勢,意思是八十多歲了。
現在,政府每個月都發給他500元的補助金,他的四個女兒、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最小的孫子今年都上高中了。他閒來做做豆瓣醬,人生的大道理、小計較到頭來都被他做進一壇醬裡留給後人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