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蕭山河上“民俗文化節”啟幕
日期:2016/12/14 9:39:40   編輯:古代建築史
老底子的傳統民俗如何傳承?蕭山河上鎮正在嘗試把傳統民俗、村落文化請進修繕一新的百年建築裡。
河上是蕭山南片的千年古鎮,是杭州市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這裡有眾多的百年以上老建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第一位中國留學生魏風江、獲毛澤東親筆題詞“老當益壯”的瞿缦雲,他們的故居都在河上,都是百年建築。徐同泰百年官醬園、河上小學校捨、鳳塢山抗日國民政府所在地等多處老建築還被列入河上鎮今年出台的歷史建築未來三年修繕計劃中。河上還在挖掘老底子的村落文化,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溪頭、偉民等村落組織的河上龍燈勝會,還培育了六年的東山村年糕節,裡都村的“望清明”、眾聯村的甑山廟會、三聯村的鄉鄰節。河上鎮計劃當地15個村,每個村都挖掘出一類地道的村落文化。
河上鎮從事歷史建築修繕工作的魏磊紅說,修繕一個老建築,最大的壓力在於資金。如鳳塢山抗日國民政府所在地預計要投入計費600萬元,徐同泰官醬園要380萬元。數百萬的修繕資金才讓一座座老建築得以保存。一邊是昂貴的修繕資金,一邊又是留傳百年的傳統民俗急需保護和傳承,如何創新才能同時解決這雙面難題?
魏磊紅說,河上打算嘗試讓村落文化重回老建築,把當地散落著的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村落文化移植進老建築裡。“救活了老底子的民俗,也救活了花巨資修繕的老建築。”現在,蕭山還缺少一條有著兒時記憶的老街,如果能就地取材,把各個村落的民俗活動如打年糕、板龍、望清明等都請進河上老街,就像河坊街一樣,或許還能救活河上百年老街。另外,河上還在設想把河上老街改造成一條“民俗文化一條街”。目前,河上點河燈、板龍等民俗活動的創作基地都設在修繕一新的宗祠裡。
為了激活老底子的傳統民俗,11月1日-16日,河上鎮2012中國·杭州(河上)民俗文化節盛大開幕。屆時,河上的龍燈勝會、余杭滾燈等省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將一一亮相。文化節期間,人文河上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第二屆排舞大賽、生態美食周、民俗風情攝影大賽、民俗文化電影周、文化藝術展演、風情文化周等八大系列活動,都將在河上鎮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