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鎬房
蔣氏故居豐鎬房坐落於溪口鎮三裡長街的中心地段。門前清澈澄碧的剡溪潺潺東流,正面對著“青龍”筆架山,可謂風水占盡。豐鎬房裡的建築都是傳統的四合院格調。前廳樓上設有佛堂。後堂即報本堂是蔣家祭祖的地方,牆頭猶如五匹馬頭伸向長空,蔣介石、宋美齡回鄉時曾在此留宿。
武嶺門
溪口鎮門戶,是兩層中西合璧的城樓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東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所書,西面則是蔣介石自題。進武嶺門後的三裡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地方。
武嶺中學
在武嶺門右側,這裡裡外一色青磚,造型十分美觀,為浙江省十大古建築之一。武嶺中學創辦月1929年,是蔣介石創建的。他和宋美齡擔任名譽校長,並經常到這裡和學生一起相聚。學校模仿法國鄉村校捨構建,是一個設施完備的綜合學校。
蔣氏宗祠
蔣氏宗祠坐落於溪口三裡長街的中心地段,有新老兩座祠堂合成。老祠堂供奉著整個溪口蔣族的先祖;新祠堂建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是蔣介石擴建豐鎬房時,為安放三房堂前遷出的先祖神位而造,故又稱“三房祠堂”。蔣介石自題“忠孝傳家”門額。蔣氏宗祠是溪口蔣氏進行宗族活動的場所。
另外鎮上還有溪口博物館(武山廟)、文昌閣、潭墩山、憩水橋、摩诃殿、武嶺公園等等景點。
剡溪小築
俗稱小洋房,1930年建成。位於文昌閣東側,西式三開間平頂樓房,房頂陽台可乘涼賞月。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蔣經國痛悼生母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刻石碑一方,原立罹難處,現移存小洋房一樓。
玉泰鹽鋪
豐鎬房往西三百米,即玉泰鹽鋪原址,是蔣介石出生的地方。玉泰鹽鋪原是蔣家祖輩經商的店鋪。建築分前後兩幢,前幢三間兩層樓,上為居室,下是店面,後幢為作坊,體現出蔣家當時資金雄厚,為溪口鎮十甲戶之一。現房內有店鋪櫃台、鹽捅、營業執照等舊物陳列。
蔣母墓景區
蔣母墓道位於溪口鎮西北約一公裡左右的上百巖魚鱗吞,整個建築由石牌坊、下轎(馬)亭、八角亭、墓廬和墳墓等組成。緊靠公路邊上是一座石牌樓,上刻“蔣母墓道”四個字。
雪窦山景區
千丈巖:在御書亭西四百米處,落差186米。宋真宗趙桓曾賜名“東浙瀑布”,人稱千丈巖。水流從崖口噴出,像雪花那樣飄向深谷,故又稱“飛雪巖”。千丈巖飛流如虹,奇景絕妙,世間少有,是雪窦山一大絕景。
雪窦山:雪窦山處處皆勝景,到雪窦山可飽覽名山幽深的林壑、傾注的飛瀑、平曠的高台,還可傾聽古寺悠揚的鐘聲。它是北宋仁宗皇帝趙祯夢中神游的應夢名山。
雪窦寺:雪窦資聖禅寺簡稱“雪窦寺”,位於雪窦山中。早在宋朝就被定為全國佛教“五山五剎”之一,是奉化布袋和尚彌勒佛的道場。現在雪窦寺不僅是旅游勝地,在宗教方面可與全國其他“四大名山”並駕齊驅。
妙高台:妙高台位於飛雪亭西,又名妙高峰、天柱峰。頂上有坪如台,名妙高台。東西南三面均是峭壁,雲霧四合,如置仙境。台下亭下湖嵌鑲於群峰間,風光岚影,別有一番風情。一九三零年蔣介石在此建中西合璧別墅,“妙高台”三字系蔣介石親筆手書。
張學良禁地:雪窦山招待所曾是軟禁張學良將軍的地方。該所地處雪窦寺西側坡上,上海中國旅行社與1934年建造。1937年1月13日,張學良由戴笠押送到溪口,然後關進“雪窦山招待所”,對外稱“張學良先生招待所”。現陳列張學良將軍生平事跡圖片。
隱潭三瀑:位於雪窦寺西北。澗水從東岙村下流出,形成三級瀑布,即上隱潭、中隱潭、下隱潭。上隱潭以幽險見長,中隱潭以清秀取勝,下隱潭則秀奇雙絕。
徐凫巖瀑布:瀑布位於雪窦寺西徐凫巖村附近。崖頂松木蒼翠、虬影亂舞,崖下草木叢生、成簇弄影。其壯觀、秀麗,勝於千丈巖。
除此之外,雪窦寺景區還有御書亭、入山亭、亭下湖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