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湖北發現“九疊篆”文字石刻 流行於宋代用於官印

湖北發現“九疊篆”文字石刻 流行於宋代用於官印

日期:2016/12/14 20:12:17      編輯:古代建築史

         昨天,十堰市鄖縣文物局專家在鄖陽府學宮大成殿發現一塊神秘的文字石刻(見圖)且無人辨識。昨天,記者通過電子郵件聯系在美國訪問的武漢大學古文字學專業博士蕭毅,將其破譯。
      鄖縣文物局介紹,石刻原藏於大成殿內,其殿建於明洪武年年間,為木質結構,2002年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當地遷建大成殿時,從一塊名為“右榜谕通知”的石刻左上方,發現了神秘石刻,其後,他們曾向多位古字研究專家請教,但均無人能辨識。
      昨天,記者聯系到正在美國訪問的武漢大學中文學院古文字學博士蕭毅,蕭毅通過記者發去的圖片,對神秘石刻文字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將其破譯。
       昨天上午,蕭毅博士從美國向記者發來郵件稱:石刻文字為“洪武拾伍年”五個字,而下面與主體分開的部分為“月”、“日”的意思。蕭毅說,石刻上的篆書,為九疊篆。九疊篆是一種流行於宋代的“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於印章镌刻。 通訊員劉志軍 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